-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道 士 碧 潭 宋 /姚 勉 幽 人 何 处 倚 渔 竿 ,百 顷 清 潭 浸 碧 寒 。不 动 一 波 疑 水 定 ,中 涵 万 象 觉 天 宽 。山 将 螺 髻 堆 铜 镜 ,月 借 玻 瓈 现 玉 盘 。莫 作 窈 深 无 底 看 ,是 间 应 有 卧 龙 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顷(bǎi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很大的土地。
玻瓈(bō lí)的意思:指脆弱、易碎的东西或情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龙蟠(lóng pán)的意思:形容山势、河流等蜿蜒曲折,如龙蛇盘旋。
螺髻(luó jì)的意思:形容女子盘发成螺旋状。
铜镜(tóng jìng)的意思: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暇,没有任何瑕疵。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底(wú dǐ)的意思:没有底部,没有底线。
窈深(yǎo shēn)的意思:形容深奥隐秘。
一波(yī bō)的意思:形容连续的行动或事件。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渔竿(yú gān)的意思:比喻引诱或欺骗别人的手段或方式。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 翻译
- 隐士在何处独自倚着钓鱼竿,百顷清澈的潭水映照着寒冷的碧色。
湖面平静如镜,不泛起一丝波纹,仿佛水面静止不动,从中能感受到天地的广阔无边。
山峦像螺髻般层层叠叠,倒映在铜镜般的湖面上,月亮借着湖水如玉盘般明亮。
不要以为这深渊般的湖水深不可测,其实这里可能隐藏着卧龙般的壮丽景色。
- 注释
- 幽人:隐士。
倚:依靠。
螺髻:形容山峰如女子的发髻。
铜镜:比喻湖面的平静。
窈深:深远而幽暗。
卧龙:比喻杰出的人才或壮丽的自然景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面,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姚勉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赏。首句“幽人何处倚渔竿”,以“幽人”(隐士)的形象,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他想象着那位隐者在碧潭边悠然垂钓的画面。
“百顷清潭浸碧寒”进一步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寒冷,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接下来,“不动一波疑水定”,通过静态的水面,传达出一种禅意,仿佛连水波都停止了流动,象征着心境的平静与定力。
“中涵万象觉天宽”则寓言丰富,水中的倒影仿佛包容了天地万物,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内心的开阔。山峦如螺髻般环绕,如同铜镜中的倒影,月亮映照在潭面,犹如玉盘,增添了神秘与诗意。
最后两句“莫作窈深无底看,是间应有卧龙蟠”,提醒读者不要仅从表面看到潭水的深邃,暗示其中可能隐藏着未被发掘的深意或才华,犹如潜藏的卧龙等待时机腾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碧潭的景色,寓言丰富,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