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虽得死所,儿岂望生存。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四九卞壸子》全文
- 翻译
- 父亲即使能够以身殉职,儿子怎能期盼自己还能苟活。
忠诚与孝道自古难以兼得,如今却在我们一家集中体现。
- 注释
- 父:父亲。
虽:即使。
得:能够。
死所:以身殉职的地方。
儿:儿子。
岂:怎么。
望:期盼。
存:存活。
忠:忠诚。
孝:孝道。
古:古代。
难:难以。
并:兼得。
于今:如今。
萃:聚集。
一门:一家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一四九首,题为“卞壸子”。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对父亲卞壸忠诚尽忠而牺牲,儿子虽然渴望生存但深知忠孝难以两全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比父子二人的命运,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忠孝观念的冲突和家庭悲剧。"父虽得死所"表达了父亲坚守道义,以身殉职的决心;"儿岂望生存"则流露出儿子对于生死的无奈和对生存的渴望,同时也体现出对父亲高尚品德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忠孝主题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孙逸人归庐山
独自担琴鹤,还归瀑布东。
逍遥非俗趣,杨柳谩春风。
草绕村程绿,花盘石磴红。
他时许相觅,五老乱云中。
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
雁序分飞离汉口,鸰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送友人游湘中
怀才难自住,此去亦如僧。
何处西风夜,孤吟旅舍灯。
路沿湘树叠,山入楚云层。
若有东来札,归鸿亦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