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发 故 园 唐 /马 戴 语 别 在 中 夜 ,登 车 离 故 乡 。曙 钟 寒 出 岳 ,残 月 迥 凝 霜 。风 柳 条 多 折 ,沙 云 气 尽 黄 。行 逢 海 西 雁 ,零 落 不 成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海西(hǎi xī)的意思:指远离海洋的西部地区,也可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凝霜(ní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冷静、淡泊、清雅。
气尽(qì jìn)的意思:指精神力量或体力耗尽,没有力气再继续下去。
沙云(shā yún)的意思:形容大风吹起的沙尘遮天蔽日,遮挡视线。
曙钟(shǔ zhōng)的意思:指天亮时敲钟的声音,也比喻新时代的到来或新的希望。
语别(yǔ bié)的意思:指言辞的差别,即言辞的不同。
云气(yún qì)的意思:云气是指云彩的形态和气象变化,也用来比喻人们的言行举止。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 注释
- 语别:话别,告别。
中夜:半夜。
登车:上车。
故乡: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曙钟:清晨的钟声。
寒出岳:在寒冷中从山岳传出。
残月:不圆满的月亮,通常指下弦月或月末的月亮。
迥凝霜:远远看去像凝结了霜一样,形容景色清冷。
风柳:风中的柳树。
条多折:枝条大多被折断。
沙云:沙漠上的云。
气尽黄:全部变成了黄色,可能指沙尘暴或沙漠特有的景象。
行逢:途中遇到。
海西雁:从海的西边飞来的雁群,比喻远方的旅人。
零落:散乱,不整齐。
成行:形成队伍或行列。
- 翻译
- 半夜里话别亲人,登上车子离开家乡。
清晨的钟声在寒气中回响于山岳,残月高悬映照着白霜满地。
风中的柳条被折断了许多,沙漠上空的云气全都染成了黄色。
路上遇到从海边飞来的大雁,它们零散得无法形成整齐的队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故乡的凄凉图景。开篇“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两句,迅速勾勒出诗人深夜与亲朋好友道别,并踏上归途的情境。“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写出了清晨的景象,寺庙里的钟声在山间回荡,残余的月光映照着即将消散的霜花,一派寂静而冷清的氛围。
“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两句,则通过柳枝在风中摇曳并折断,以及沙漠上飘浮着的尘埃与云雾交织成黄色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秋天萧瑟、荒凉之感。同时,这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不舍。
“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则是说在旅途中遇见了南迁的雁群,但它们并没有形成整齐的队形,而是零散而过。这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离别、清晨山谷、秋天荒野和鸟儿南迁等景象的刻画,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时的孤寂感和对故土的深情。每个意象都巧妙地传递着一种生离死别的情愫,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亭怨慢
未抛却、一年春计。对酒当歌,旧狂重理。
槛外东风,流莺唤我、定何意。
灯初茗后,才领略、江南味。
醉眼问花枝,已晕入、蔫红窗纸。身寄。
叹江关老去,怕说故山烽起。
红桥廿四,且分付、杜郎憔悴。
甚倦旅、一别西湖,却来傍、要离眠地。
祇无恙黄垆,凭吊先生归只。
念奴娇·其二水亭观白莲
棠舟兰桨,向银塘荡入,水云深处。
四面花光同一色,惯与鹭鸥为伍。
纤佩欲烟,淡妆浣露,欲效霓裳舞。
闹红不到,晚随凉月同住。
仿佛仙子凌波,亭亭小立,含意憨无语。
一阵野风吹欲堕,香泄水边琳宇。
藕雪轻丝,萧薰冷酌,款客成佳趣。
素鬟互唱,几回消尽残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