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蓬州野望》
《蓬州野望》全文
唐 / 元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阵(bā zhèn)的意思:指古代军队布阵时使用的八种阵法,也泛指各种布局有序的陈设。

旷望(ku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远眺、远望。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三巴(sān bā)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脸上有三道明显的皱纹,通常出现在额头、眉毛之间和眼角,表示年纪大、经历丰富。

蜀门(shǔ mén)的意思:比喻极难进入或者逃离的地方。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乡泪(xiāng lèi)的意思:乡愁的眼泪。

注释
飘飖:形容动荡不定的样子。
宕渠域:指古代地区名,位于今四川东北部。
旷望:向远处眺望。
蜀门隈:蜀地的边角,隈指角落。
水共三巴远:三巴,古代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此指远离故乡。
山随八阵开:八阵,指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此形容山势如阵势般展开。
桥形疑汉接:疑,似,好像;汉,这里可能指汉代或汉族地区,形容桥梁古老,似能连接到汉时。
石势似烟回:形容石壁高耸,云雾缭绕,气势磅礴。
欲下他乡泪:表达思乡之情,想流泪。
猿声几处催:猿猴的叫声从多处传来,似乎在催人落泪,增添离愁别绪。
翻译
在动荡的宕渠地域漂泊,放眼望去是蜀地边陲。
水流与遥远的三巴相接,群山随着八阵图的布局展开。
桥梁的形态仿佛连接着汉代,石壁的气势如同云烟回旋。
想要为异乡生活流泪,却屡屡被几处传来的猿声所催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蜀地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行者对于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的“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展现了开阔的水面与遥远的山峦,给人以广袤无垠之感。"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则更进一步描绘出蜀道的险峻与自然景观的壮丽。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两句,通过对桥和石头形态的细致描摹,营造了一种超越时空、连通古今的意境。最后,“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则流露出行者心中对于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蜀道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沉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唐代山水诗传统上的创新和个人风格。

作者介绍

元兢
朝代:唐

字思敬。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高宗龙朔时为周王府参军,总章中为协律郎,与上官仪等预修《芳林要览》。善文,与孟利贞、董思恭等并以文藻知名当时。事迹见《旧唐书·元思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重复著录元兢《古今诗人秀句》2卷、元思敬《诗人秀句》2卷。又撰有《沈约诗格》1卷、《诗髓脑》1卷。皆已佚。《全唐诗逸》存诗1首。
猜你喜欢

和桂洲阁老赐宴礼部记恩遇诗二首·其二

九载黄扉秉国钧,千年紫气际昌辰。

衣冠总荷天家泽,省署遥连禁院春。

晴旭浓薰花草丽,暖风细逐管弦新。

极知此日酬恩志,不负平生报主身。

(0)

再次二首并述怀·其二

乾坤何处托云山,无限幽怀怅望间。

忙里诗篇聊漫尔,老来情事易相关。

蹉跎岁月妨公务,潦倒风尘益病颜。

猿鹤休教怨迟暮,小山丛桂会须攀。

(0)

伏波庙二首·其一

伏波遗庙俨空山,落日长烟苍莽间。

草色有情侵座绿,苔花无数上衣斑。

勋名直拟留千古,英爽犹能弭百蛮。

我欲为公昭素节,一杯江水荐潺湲。

(0)

秋日感怀八首·其二

十载皇朝侍从臣,文华殿里说书频。

瞻天实傍龙颜切,赐食亲承帝语真。

海岳无能禆壤滴,感孚常拟涤心神。

一归茅屋惊迟暮,翘首中宵仰北辰。

(0)

奉诏初入翰林读书

词笔应惭拟上林,滥从此地仰奎参。

传经新授羲皇画,分课还赓正始音。

碧殿面临琼岛近,红尘遥隔木天深。

圣明作养拳拳意,图报唯应矢寸心。

(0)

海隅歌

勾吴之墟东海头,戚子为卜村居幽。

海上风物自轩豁,回溪隐洑那知愁,更有此地堪藏脩。

海氛四时袭衣屦,滃雾流云满庭户。

荡漾初看水色动,熹微已觉扶桑曙。

方壶圆峤空沉沉,安期羡门何处寻。

秋风快睹鹏翼奋,月夜独和蛟龙吟。

庄生已辨逍遥游,乾坤仰止宣尼桴。

潮生潮落自旦暮,静观元化同悠悠。

戚子近官山水邑,眷怀旧庐心为恻。

政成他日赋归来,应长珊瑚几许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