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进入深山准备度过炎热的夏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修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禅意的表达。
"由来喧滑境,难驻寂寥踪" 表示一个声音嘈杂、不易停留的地方,可能是指尘世间纷扰繁杂的环境。诗人通过这两句开篇,既描绘了环境,也表达了对心灵宁静的渴望。
接下来的 "逼夏摇孤锡,离城入乱峰" 描述了僧人在炎热的夏季里离开喧嚣的城市,前往荒凉的山峰中寻求清凉。这里的“逼夏”指的是酷热的夏日,“孤锡”则形容深山中的幽寂和孤独。
"云门应近寺,石路或穿松" 描绘了僧人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接近一座隐于云间的寺庙,踏着由石块铺成的小径穿梭于松林之中。这里的“云门”指的是山中的寺院被云雾环绕,“石路”则是山中崎岖的小道。
最后 "知在栖禅外,题诗寄北宗" 表示僧人知道自己将会在禅房之外安顿下来,他通过题写这首诗来表达对远方僧侣(北宗)的思念和传递信息。这里的“栖禅”指的是居住于禅房中修行,“题诗寄北宗”则是通过诗歌来传达心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精神宁静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