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蛤蜊(gé lí)的意思:蛤蜊是指蛤蜊贝类动物,也指固执、顽固的人。
膏香(g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公南(gōng nán)的意思:指公正无私、廉洁正直的人。
鲑菜(guī c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困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并获得生存的能力
煎和(jiān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互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混在一起,不易分辨。
惊叹(jīng tàn)的意思:对事物或者人引起的感到非常惊奇或者赞叹。
南食(nán shí)的意思:指南方的食物。也可以表示南方的饮食文化。
乞与(qǐ yǔ)的意思:请求给予或索取
同食(tóng shí)的意思:共同分享食物或者资源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食蛤蜊(shí gé lí)的意思:形容人贪吃,不挑食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和李二十七食蛙听蛙二首(其一)》。诗中以“膏香”、“鲑菜”、“蛤蜊”等食材入题,巧妙地将食物与生活情趣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独特见解。
“膏香未即输鲑菜,煎和真同食蛤蜊。”这两句诗描绘了食物的香气与口感,通过对比“膏香”与“鲑菜”,以及“煎和”与“食蛤蜊”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于食材多样性的欣赏和对烹饪艺术的追求。这里,“膏香”可能指的是某种浓郁的香味,而“鲑菜”则是指一种海鲜菜品,通过“未即输”这一词组,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食材之间相互比较的态度,并强调了“煎和”与“食蛤蜊”同样美味的特点。
接下来,“北人惊叹不下箸,乞与韩公南食诗。”这两句则从地域差异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北方人对于南方美食的惊叹之情,甚至到了“不下箸”的程度,即连筷子都不愿意动,表现出对南方美食的极度喜爱。同时,诗人借用了韩公(韩愈)的典故,表达了对南方美食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美食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烹饪艺术的赞赏,还蕴含了对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答杜友
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
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
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
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
人生天地间,世路多坎坷。
成败端有数,巧力不容佐。
昧者迷所之,大似蚁旋磨。
君看禽高飞,翼倦千仞堕。
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
得失相乘除,倚伏两福祸。
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
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
侪类每见宽,亦不攻其过。
美人如敬翁,学问精大量夥。
松柏生涧壑,霜干久长大。
富贵应不免,时有可未可。
何须穷归吟,再三叹寒饿。
且冀宽此抱,会当有知我。
属和聊写情,暂辍园蔬课。
《次韵答杜友》【宋·邓深】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人生天地间,世路多坎坷。成败端有数,巧力不容佐。昧者迷所之,大似蚁旋磨。君看禽高飞,翼倦千仞堕。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得失相乘除,倚伏两福祸。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侪类每见宽,亦不攻其过。美人如敬翁,学问精大量夥。松柏生涧壑,霜干久长大。富贵应不免,时有可未可。何须穷归吟,再三叹寒饿。且冀宽此抱,会当有知我。属和聊写情,暂辍园蔬课。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167c697174763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