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二十七食蛙听蛙二首·其一》
《和李二十七食蛙听蛙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蛤蜊(gé lí)的意思:蛤蜊是指蛤蜊贝类动物,也指固执、顽固的人。

膏香(gāo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令人陶醉。

公南(gōng nán)的意思:指公正无私、廉洁正直的人。

鲑菜(guī c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困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并获得生存的能力

煎和(jiān hé)的意思:指两个相互矛盾或对立的事物混在一起,不易分辨。

惊叹(jīng tàn)的意思:对事物或者人引起的感到非常惊奇或者赞叹。

南食(nán shí)的意思:指南方的食物。也可以表示南方的饮食文化。

乞与(qǐ yǔ)的意思:请求给予或索取

同食(tóng shí)的意思:共同分享食物或者资源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食蛤蜊(shí gé lí)的意思:形容人贪吃,不挑食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和李二十七食蛙听蛙二首(其一)》。诗中以“膏香”、“鲑菜”、“蛤蜊”等食材入题,巧妙地将食物与生活情趣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独特见解。

“膏香未即输鲑菜,煎和真同食蛤蜊。”这两句诗描绘了食物的香气与口感,通过对比“膏香”与“鲑菜”,以及“煎和”与“食蛤蜊”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于食材多样性的欣赏和对烹饪艺术的追求。这里,“膏香”可能指的是某种浓郁的香味,而“鲑菜”则是指一种海鲜菜品,通过“未即输”这一词组,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食材之间相互比较的态度,并强调了“煎和”与“食蛤蜊”同样美味的特点。

接下来,“北人惊叹不下箸,乞与韩公南食诗。”这两句则从地域差异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北方人对于南方美食的惊叹之情,甚至到了“不下箸”的程度,即连筷子都不愿意动,表现出对南方美食的极度喜爱。同时,诗人借用了韩公(韩愈)的典故,表达了对南方美食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美食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烹饪艺术的赞赏,还蕴含了对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舟中即事三首

两岸农家各自耕,相过正欠小舟撑。
牧童来往如平地,骑得吴牛入水行。

(0)

六言四

三峡上游烟水,四川极险关山。
满市笙歌昼永,漫山桃花春闲。

(0)

别金华朱丞

客中相识便相知,日日相过不问时。
除却酒杯浇旅况,若非坐隐即论诗。

(0)

次韵答杜友

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
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
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
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
人生天地间,世路多坎坷。
成败端有数,巧力不容佐。
昧者迷所之,大似蚁旋磨。
君看禽高飞,翼倦千仞堕。
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
得失相乘除,倚伏两福祸。
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
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
侪类每见宽,亦不攻其过。
美人如敬翁,学问精大量夥。
松柏生涧壑,霜干久长大。
富贵应不免,时有可未可。
何须穷归吟,再三叹寒饿。
且冀宽此抱,会当有知我。
属和聊写情,暂辍园蔬课。

(0)

三伏中一雨甦旱

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
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
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
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

(0)

千叶石榴

谁家巧归为花谋,针丝残零细意收。
不管生红难熨贴,从教百皱缀枝头。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