侔色过於吴茧绿,成模恰似沈钱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充饥(chōng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填饱肚子。
大官(dà guān)的意思:指高官、重要的官职。
鹄面(hú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高贵、庄重。
冷淘(lěng tá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经历了一番挫折、困难之后,变得坚强、成熟。
麦穗(mài suì)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事物或人群。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难得(nán de)的意思:罕见或不容易得到的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鸠形(jiū xíng)的意思:形状像鸠鸽一样。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鸠形鹄面(jiū xíng hú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或神态憔悴、悲伤的样子。
- 鉴赏
这首《榆饼》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以榆饼为题,描绘了暮春时节榆树梢头报春的消息,以及榆饼制作与食用的情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榆饼的色泽、形状与口感描绘得生动形象。
首句“阿堵榆梢报暮春”,以“阿堵”指代榆树梢头,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季节更替联系起来,暗示春天即将结束。接着,“大官初进冷淘新”一句,通过“大官”这一称谓,暗示榆饼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制作的精细,同时“冷淘新”则强调了榆饼的时令性和新鲜感。
“却殊麦穗还需雨,绝胜杨花只糁尘”两句,对比麦穗与杨花,前者需要雨水滋润才能成熟,后者只能随风飘散,形成尘土。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榆饼的独特价值——它不仅需要适当的气候条件,还具有实用性和营养价值,能够充饥解饿,远胜于那些只能带来短暂美感的事物。
“侔色过於吴茧绿,成模恰似沈钱匀”描绘了榆饼的颜色和形状之美,将其与吴地的优质蚕茧相比较,赞美其色泽之鲜亮;同时,通过“沈钱匀”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榆饼表面的平整与均匀,体现了制作工艺的精湛。
最后,“充饥此物犹难得,嗟彼鸠形鹄面人”表达了对榆饼虽好却难以普及的感慨,同时也对那些因饥饿而身形消瘦的人表示同情。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食物分配不均的社会现象的关注,也反映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榆饼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食物的美好,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文治武功兼备的帝王,对文化、艺术乃至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