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见抽苗秀,恰当结穗滋。
筹农惟额手,忆远未纾眉。
此诗《夜雨》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雨水滋润农田的景象,充满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首联“晴炎经数日,夜雨正宜时”,开篇即点明了连续多日的酷热天气之后,夜晚的雨水恰到好处,既解除了旱情,又为即将到来的丰收打下了基础。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晴天的炎热与夜雨的适时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颔联“已见抽苗秀,恰当结穗滋”,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影响。在雨水的滋养下,庄稼开始抽穗开花,展现出勃勃生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这里的“抽苗”和“结穗”分别指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形象地展现了雨水对作物成长的不可或缺。
颈联“筹农惟额手,忆远未纾眉”,转而表达出农民对雨水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农民们因雨水的到来而欣喜,额手称庆,但同时心中也挂念着远方的亲人,这份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喜悦之中略带一丝忧愁。这一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农民生活的复杂情感。
尾联“那有闲心绪,芭蕉听响迟”,以芭蕉叶的声响作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芭蕉叶被雨水轻轻敲打的声音,也显得格外悠长,仿佛时间在此刻放慢了脚步。这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也暗示了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