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畦乐处士梁先生·其三》
《挽畦乐处士梁先生·其三》全文
明 / 王洪   形式: 古风

殇子匪为夭,彭生匪为寿

千驷或若无,令德不朽

鸿冥蜚声豹隐不可觏。

盘桓一世中,昭晰千载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豹隐(bào yǐn)的意思:比喻隐藏在暗处,不露面。

不朽(bù xiǔ)的意思:永远不会消失或被遗忘的;永恒的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蜚声(fēi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名远扬,名声在外。

鸿冥(hóng míng)的意思:鸿冥意为宏伟壮丽、辽阔深远,形容景物或事物的规模巨大、气势磅礴。也可指人的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或若(huò ruò)的意思:或者,或许,或者是这样,或许是那样

令德(lìng dé)的意思:指能够令人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威严,使人尊敬和敬畏。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千驷(qiān sì)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殇子(shāng zǐ)的意思:指失去父母的孩子或孤儿。

为寿(wéi shòu)的意思:为了庆祝某人寿辰而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

一世(yī shì)的意思:一辈子;一生

昭晰(zhāo xī)的意思:明显清晰,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洪的《挽畦乐处士梁先生(其三)》表达了对梁先生虽早逝但品德高尚的哀思。"殇子匪为夭",意指梁先生的早逝并非寿命短促,而是对他的美德的一种赞美;"彭生匪为寿",借用了彭祖长寿的典故,暗示梁先生虽然英年早逝,但其精神永存。"千驷或若无",比喻梁先生的德行如千驾马车般深沉而难以衡量;"令德在不朽",直接肯定了梁先生的美德将永垂不朽。"鸿冥或蜚声",象征梁先生的名声如同飞翔的鸿雁,传播深远;"豹隐不可觏",则以豹子的隐秘性比喻梁先生的谦逊美德难以轻易察觉。最后两句"盘桓一世中,昭晰千载后",总结梁先生虽短暂一生,但其光辉将在后世长久地照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深情地赞扬了梁先生的品德与影响力,即使身逝,其精神犹在。

作者介绍

王洪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答陈元孝寄约诗邮三作兼柬梁药亭·其三

我辈无相识,孤音待后人。

炼成千岁鼎,谢尽片时春。

南郭群为吹,西施独自颦。

殷勤寄明月,一月一回新。

(0)

七月十九夜

秋夜三更尽,今宵尚在家。

可怜一尊酒,明日又天涯。

僮仆催行李,园林噪暮鸦。

镫前看白发,老泪数行斜。

(0)

香山闲咏·其二

扁舟复渡铁城阴,见说农樵出远岑。

圣主已宽边界令,逐臣未尽抚绥心。

几年共尔栖荆棘,此日怜余载鹤琴。

犹幸斯民还旧业,莫教寇盗再相侵。

(0)

雁字和彭禹峰先生韵·其一

飞来阵阵满天逋,一幅江山似墨涂。

戢翼隐藏河洺数,冲天画破卦爻图。

惯逢风雨惊三峡,素逞烟云驾五湖。

不是龙蛇行纸上,乾坤何事为泥污。

(0)

军兴三异歌为督师李邺园先生作

年来世事如狂澜,谭文容易谭兵难。

儒臣动云娴武略,一夫攘臂心先寒。

武定先生文进士,平时不喜谈戎事。

立朝功业尽文章,诵读无惭酬所志。

一旦宣威拥节旄,到时贼炽民啼号。

八闽禹甸无留土,三浙人心若沸潮。

先生单骑临危地,昼夜披坚躬执锐。

车辙经过险路平,螳螂齑粉无完臂。

砥柱东南杖一身,金瓯不损天难坠。

试问中原亿万家,阿谁不赖屏藩蔽?

我游吴越泛钱塘,纵观鱼丽瞻烽燧。

所见纷纷异所闻,逢人屈指陈三异。

一异危疆反太平,眼观战斗心无惊。

民心恃有一人在,由他风鹤生疑兵。

二异军兴不加派,鼓腹依然清世界。

不似他邦物力穷,稻粱输尽余稊稗。

三异焦心人不老,更比当年颜色好。

轻裘叔子不知寒,善饭廉颇终日饱。

问公何以得如斯,答云利害非吾知。

委贽便将身许国,捐躯何待出兵时。

尝胆拟将仇作馔,茹荼自觉甘如饴。

壮哉此语真难得,义声流自忠肝出。

天下安危系一人,公肥不虑封疆瘠。

弹指仙霞入内庭,闽山荡尽无遗窟。

滇黔楚蜀尽来归,不问而知功第一。

但祝分茅不离兹,凭公世守江南北。

千载重生郭令公,床头叠满儿孙笏。

(0)

饮邺郡李磊轩斋

一逢元礼羡登仙,把臂论交岂偶然。

邺下风流词赋盛,客中心事酒杯传。

隔窗鸟语消残暑,夹径花枝起暮烟。

旧德世传兼嗜古,尊彝满眼任留连。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