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扬(bù yáng)的意思:不表扬、不夸奖、不吹捧
叱石(chì shí)的意思:指对不听劝告或不守规矩的人进行严厉的训斥或批评。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符节(fú jié)的意思:指符箓、符咒,也泛指符纸、符材。比喻能够保佑人们平安、驱除邪恶的物品。
芙渠(fú qú)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如芙蓉之渠。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金华(jīn huá)的意思:指财富充裕、繁荣昌盛的景象。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连居(lián jū)的意思:指同住在一个地方,形容关系密切,情谊深厚。
鲁连(lǔ l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依附、紧密联系。
霓旌(ní jīng)的意思:指彩色的旗帜、旌旗。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扬波(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波浪高涨,也比喻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有余(yǒu yú)的意思:指超过一定程度或数量,还有剩余。
云兴(yún xīng)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样子。
海不扬波(hǎi bù yáng bō)的意思:形容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送李使君旬宣金华部分赋得东海》。诗中描绘了李使君前往金华宣抚时的壮丽景象和其为地方带来的安宁。首句“绣幄霓旌映娄水”,以绣帷与霓旗映照在娄水之上,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庄重的氛围,预示着李使君的到来将带来不同寻常的景象。接着,“父老揖余向东指”一句,通过父老的指引,暗示李使君此行的重要性和地方百姓对他的期待。
“此公自领符节来,海不扬波三年矣。”表明李使君带着朝廷的符节前来,自他到任以来,地方上风平浪静,三年间没有发生动荡,体现了他的治理才能和政绩。接下来,“金华仙嶂迭芙渠,叱石穿云兴有余”两句,赞美了金华地区的自然美景,仙嶂与芙渠相映成趣,李使君在此地的治理如同叱石穿云般充满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他超凡的领导力。
最后,“回首扶桑日出处,可能还记鲁连居”一句,以扶桑日出象征光明与希望,表达了对李使君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并暗含着希望他能像鲁连那样,不仅在政务上有卓越成就,更能在道德品质上成为后人的楷模。整首诗通过对李使君赴任情景的描绘,以及对其治绩和品德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其美好未来的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禁直
朝著紫宸殿,直庐金马门。
楞伽百八句,柱下五千言。
何处求花藏,忘机即漆园。
凉宵万籁寂,明月在前轩。
送张宽
得丧竟谁尸,人谋不可移。
独看屠钓叟,达乃帝王师。
大观齐诸物,雄图彼一时。
君思塞上说,孰可预端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