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气扑帘重,钟声出槛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积满(jī mǎn)的意思:积累到满的程度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霜气(shuāng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候,尤指初冬时分的寒气。
通花(tōng huā)的意思:指花朵开放时,花蕊之间的花粉互相传递,实现了花的繁殖过程。比喻通过交流、传递信息使事物得以发展、繁衍。
香积(xiāng jī)的意思:指香气浓郁、香味扑鼻。
伊蒲(yī pú)的意思:指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早已(zǎo yǐ)的意思:早已表示某个动作或状态在过去就已经完成或存在。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葂的《早起》描绘了清晨起床的情景。首句“不待鸡鸣起”,表现了主人公早起的习惯,无需等待天明,显示出其自律和勤奋。次句“披衣正觉寒”则通过身体对寒冷的感知,暗示了清晨的清冷。
接下来,“佛通花智慧,人与竹平安”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佛法的智慧比喻为盛开的花朵,寓意智慧如同花儿般绽放,而人与竹子共处则象征着宁静与平安的生活态度。这两句寓言意味深长,富有哲理。
“霜气扑帘重,钟声出槛残”进一步描绘了环境,霜气厚重,暗示了冬日清晨的寂静,而远处传来的钟声则增添了时光流逝的感觉。
最后两句“伊蒲香积满,早已办朝餐”写主人公家中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伊蒲香料的香气充满屋内,体现出生活的温馨与准备充分,也表达了他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融合了生活琐事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早起生活的宁静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