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比竹(bǐ zhú)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或能力超出常人,高于众人。
飞星(fēi xīng)的意思:形容物体迅速移动或发展。
霁月(j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晴朗的天空中明亮而清晰的样子。也用来比喻黑暗中出现的光明或困境后的转机。
绛河(jiàng hé)的意思:指红色的河水,比喻血流成河的悲惨景象。
莲社(lián shè)的意思:莲社是一个古代的文学社团,指的是聚集文人墨客的地方。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文人墨客的聚会。
令问(lìng wèn)的意思:询问、问候
流丹(liú dān)的意思:形容文笔流畅、优美。
偏令(piān lìng)的意思:指偏爱、偏袒某人或某事物,使其处于有利或优越的地位。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谈玄(tán xuán)的意思:指谈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星度(xīng dù)的意思:形容美丽的景色或者人的美貌。
玄宅(xuán zhái)的意思:指宅院内的房屋精巧幽静,布置精美,富有艺术氛围。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一群文士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句“岂是谈玄宅”,以反问的形式引出聚会地点的非凡之处,暗示这里不仅是谈玄论道的理想场所,更可能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接着“偏令问字过”一句,点明了聚会的参与者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在这里交流思想,探讨学问,使得聚会显得格外高雅和深刻。
“客当莲社满,人比竹林多”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指出了聚会的盛况。莲社,源自东晋时期著名高僧慧远法师在庐山建立的佛教社团,象征着高洁的修行环境;竹林,则源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代表了一群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家。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聚会的规模宏大,又强调了与古代文人雅士精神的共鸣。
“霁月流丹嶂,飞星度绛河”描绘了聚会时的自然景观,月色如洗,映照着赤红色的山峦,繁星闪烁,穿越深红的银河。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聚会的浪漫色彩,也寓意着知识的光芒穿透世俗,照亮了心灵的深处。
最后,“毋悲秋夕永,散发向藤萝”表达了诗人对聚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即使夜晚漫长,也不必悲伤,因为心灵的交流如同藤萝般紧密相连,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知音相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文化情谊和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
晓来极目同云,暧空降雪花零乱。
平生尘想,老来俗状,都齐惊散。
玉凤凌霄,素虬横海,一杯相劝。
任霓裳学舞,梅妆作面,终不似、天裁剪。
正是年华美满。斗迎春、巧飞钗燕。
冲寒醉眼,倚空长揖,群仙笑粲。
说道瑶池,有人来报,西真开宴。
便争回蕊佩,高驰羽驾,卷东风转。
五月二十日还旧居有感
晨光澹凉月,霁宇来清风。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曈眬。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棹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皋,良苗郁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谅哉烈士心,举世故莫同。
踟蹰不忍去,恻怆结微衷。
游东观
郊原同按辔,杖屦陟青冥。
山色混林樾,溪光照斗星。
螺峰高插戟,兔径曲穿庭。
□□一声远,千岩特地青。
六州歌头·其二
镇长淮,一都会,古扬州。
升平日,珠帘十里春风、小红楼。
谁知艰难去,边尘暗,胡马扰,笙歌散,衣冠渡,使人愁。
屈指细思,血战成何事,万户封侯。
但琼花无恙,开落几经秋。故垒荒丘。似含羞。
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绸缪。
兴亡梦,荣枯泪,水东流。甚时休。
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
叹灯火,今萧索,尚淹留。
莫上醉翁亭,看濛濛雨、杨柳丝柔。
笑书生无用,富贵拙身谋。骑鹤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