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危(ān wēi)的意思:指人的生命安危,安全与危险。
秉节(bǐng jié)的意思:秉持正直、坚守原则。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独客(dú k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旅行或居住在外地,没有伴侣或家人陪伴。
巩固(gǒng gù)的意思:巩固指加强、稳定,使某物更加坚固、稳定。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荒郊(huāng jiāo)的意思:指荒凉的郊野地带,比喻偏僻贫瘠之地。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左(jiāng zuǒ)的意思:指江南地区,尤指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比喻江南地区的人或事物。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黎庶(lí shù)的意思: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指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状况。
离离(lí lí)的意思:形容离别的悲伤心情。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山原(shān yuán)的意思:山野原野,指偏僻的乡村或边远地区。
使相(shǐ xiāng)的意思:指通过一定手段或行动使人对自己产生好感或敬佩。
- 鉴赏
这首诗《登翠微亭》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金武祥所作,通过对翠微亭周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翠微亭畔草离离,独客登临意自悲”,开篇即以翠微亭为背景,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离离的野草映衬着孤独的旅人,登高远望之际,内心不禁涌起无尽的哀愁。这里的“离离”二字,不仅形容了草木茂盛之态,也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孤寂,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颔联“千里河山原巩固,万家黎庶尚疮痍”,转而从宏观视角审视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前一句“千里河山原巩固”是对历史辉煌的回顾,强调了江山的稳固与国家的强盛;后一句“万家黎庶尚疮痍”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指出尽管江山依旧,但百姓却仍处于苦难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颈联“荒郊寂寞馀残垒,落日苍茫捲大旗”,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郊野景象,残存的壁垒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大旗在苍茫的落日中卷起,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又苍凉的氛围,强化了诗人的忧国之情。
尾联“使相南来重秉节,可能江左仗安危”,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国家危难之际,是否还有有能力的官员能够挺身而出,承担起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重任。这一问,既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担忧,也是对有识之士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注,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平陆县亭
孤亭临峭岸,别有远泉来。
山与中条合,河逢一曲回。
夜声多雁过,晚色乱云开。
却自求僮仆,淹留莫谩催。
送杭州姚员外
浙江江上郡,杨柳到时春。
堑起背城雁,帆分向海人。
峤云侵寺吐,汀月隔楼新。
静理更何事,还应咏白蘋。
谢张法曹万顷小山暇景见忆
乐道随去处,养和解朝簪。
茅堂近丹阙,佳致亦何深。
退食不趋府,忘机还在林。
清风乱流上,永日小山阴。
解箨雨中竹,将雏花际禽。
物华对幽寂,弦酌兼咏吟。
自昔仰高步,及兹劳所钦。
郢歌叨继组,知己复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