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蹇侍郎挽词·其二》
《蹇侍郎挽词·其二》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闭玄堂后,更分明与幽。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

文章如可访,遣使西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锦江(jǐn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波澜壮丽、美丽壮观。

遣使(qiǎn shǐ)的意思:派遣使者或代表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传达某个意图。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玄堂(xuán táng)的意思:指深奥的学问或高深的道理。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为友人蹇侍郎所作的挽词之一,通过描绘玄堂内景致,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

首句“一闭玄堂后”,简洁而有力,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深邃的空间,暗示了逝者生前的隐逸生活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更分明与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玄堂内的氛围,幽静而清晰,似乎逝者的精神依然在此,与外界保持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这两句转折,既是对逝者生前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表达了对其精神不灭、灵魂永存的信念。白日象征着生命与现实,锦江则代表了逝者曾经的快乐与自由,这两者形成对比,强调了逝者虽已离去,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并未消逝。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寄托情感。古桧树代表着坚韧与永恒,即使岁月流转,其苍老的面容依旧见证着时间的流逝;孤云则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它在天空中自由飘荡,却也凝聚了壮志与豪情。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品格与精神的赞美。

最后,“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这句诗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想象如果逝者的文章可以被寻访,那么就派遣使者前往西州(可能指文学或文化中心),寻找并传承其作品。这不仅是对逝者文学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珍视与延续,体现了对逝者的一种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玄堂内景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精神世界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既哀而不伤,又充满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逝者精神的颂扬。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南乡子·水府火龙藏

水府火龙藏。
烟雾朦胧琐桂光。
气动随风成造化,中央。
聚变刀圭药味香。
不见坎中阳。
虚室无阴本体彰。
育出朝元真浩气,琼浆。
攒簇丹炉

(0)

南乡子·离苑绿波飞

离苑绿波飞。
坎殿澄清奋火威。
变化降升凝真象,功归。
上德恢弘斡妙机。
梨枣体娇肥。
玉女殷勤献紫微。
香衬彩霞光日月,巍巍。
无像圆明

(0)

风入松·乾坤罗列道纲维

乾坤罗列道纲维。
斡斗转星移。
守迁飞伏随方变,应周天、衰旺相推。
保护坎离丹药,启玄牝,契希夷。
冥冥杳杳入无为。
会三姓相期。
应时烹炼循火数,结圆明、二八芳姿。
彻地通天圣变,表身外,显容仪。

(0)

南乡子·萍梗涉天隅

萍梗涉天隅。
遣累刳情物物无。
漱石枕流甜养浩,勤劬。
拈弄龟蛇入玉炉。
黑水产金珠。
曲岸红霜润点酥。
体*寸丸丹品妙,无虞。
驰骤神通

(0)

风入松·阴阳爻变坼乾坤

阴阳爻变坼乾坤。
运一气高奔。
推移动静分升降,摄浮沉、造化归根。
引养谷神不死,表塞兑,闭其门。
七星罗列绕昆仑。
分取舍司存。
扶持日进无为道,现神光、金色高喷。
巧酝华英成秀,露玄体,证阳魂。

(0)

风入松·乾坤鼎沸炼神丹

乾坤鼎沸炼神丹。
聚虎肺龙肝。
合和蟾凤凝嘉瑞,变盈空、甘露**。
敛掠烹成金液,喷真味,霭椒兰。
峥嵘酌饮醉乘鸾。
韵法曲吟弹。
舞袖婆娑容仪整,傲清风、明月天宽。
一段清凉活计,占长春,得真欢。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