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八》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亦知行路苦,争奈水云心。

白鹄未三里,寒猿已一吟。

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

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鹄(bái hú)的意思:白鹄意为纯洁无瑕疵的事物,也用来比喻纯真无邪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云心(yún xīn)的意思:指心思、情感、意愿等无定向不定性,变化多端。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知行(zhī xíng)的意思:指知道道理并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从胥江上峡至韶阳的旅途中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亦知行路苦”,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但紧接着的“争奈水云心”则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美景的向往与热爱,形成一种矛盾而又和谐的情感交织。

“白鹄未三里,寒猿已一吟”,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旅途中的短暂与漫长,白鹄飞过不远处,而寒猿的哀鸣却已在耳边回响,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

“江南枫树满,峡北荻花深”,诗人巧妙地将江南与峡北的景象进行对比,枫树与荻花,一红一白,色彩鲜明,既展现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青草无穷瘴,王孙何处寻”,最后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寻,同时也暗含了对归家之路的渴望与迷茫。青草象征着无尽的旅程,瘴气则预示着旅途中的艰难险阻,王孙则代表了诗人对故乡和归宿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墨客特有的旅行情怀与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王孤云画蜻蜓诗

蜻蜓偷眼藕花风,满地边尘遮汉宫。

怨入孤臣诗画里,百年遗墨洒啼红。

(0)

桐村小隐

书中那得黄金屋,命里惟堪白板扉。

竹几藤床安岁晚,牙签玉轴晃朝辉。

秋风锦里芙蓉老,春水银塘杜若肥。

看取碧梧枝上凤,引雏来伴作双飞。

(0)

为徐甘谷写枯木竹石

梓泽荒凉胜览空,平泉无树领春风。

与君共老沧江曲,晚色寒声满钓篷。

(0)

题童居士云深处

卷舒随处共无心,道者幽居似海深。

万顷银涛连晓色,半岩苍雾锁秋阴。

拥关不禁钟声出,护榻休嫌雨气侵。

欲扫氤氲陪杖履,重来祗恐路难寻。

(0)

百哀诗·其二十六詹同文

神龙战大野,天地生杀机。

风云济玄运,志士多乘时。

翩翩富文学,薇垣声誉驰。

归来卧烟岛,清风吹布衣。

(0)

百哀诗·其九胡叔直

清如岩下梅,瘦若松上鹤。

时闻九皋唳,孤响振云壑。

仙籍登玄都,文藻通紫阁。

诗魂不可招,荒坟雨苔剥。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