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
《春夜》全文
明 / 谢五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夜(cán yè)的意思:夜晚已经过去一半或更多,仍然没有入睡的状态。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分付(fēn fù)的意思:分派任务或责任

孤清(gū qī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孤立清白、独特高洁,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漏声(lòu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泄露出去,不能保守秘密或隐瞒真相。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香案(xiāng àn)的意思:形容某个案件或问题非常重要、关键。

夜漏(yè lòu)的意思:指夜晚时间过得特别快,比喻时间匆匆流逝。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五娘的《春夜》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夜景象。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句“银烛烧残夜漏声”,以“银烛”和“夜漏声”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夜深人静的氛围。银烛的燃烧象征着时光的消逝,而夜漏声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与寂静。这两者共同构成了夜晚特有的背景音乐,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画屏香案影孤清”一句,通过“画屏”和“香案”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清冷的氛围。画屏上的画面或许充满了生机与色彩,但在夜深人静之时,这些画面却显得格外孤单,与之相对的是香案上散发的淡淡香气,为这孤独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宁静。

“一庭春色无人管”一句,将视角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一个无人照料、任由春色自生自灭的庭院。这里的“无人管”不仅指实际的无人管理,也暗含了诗人对无人欣赏、无人陪伴的感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凄美。

最后,“分付梨花伴月明”一句,以梨花与明月作为结尾,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梨花在月光下绽放,既美丽又略显哀愁,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被遗忘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深深忧虑。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五娘
朝代:明

谢五娘,潮州人。明神宗万历间才女。善诗。生平坎坷,尝被逮系。有《读月居诗》一卷。事见明钱谦益《列朝诗集·闺集第四》、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一〇。谢五娘诗,存于明钱谦益辑《列朝诗集·闺集第四》共十首,存于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四二共十一首,存于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共十首,剔去重收之作,今存诗二十二首。
猜你喜欢

共城十吟·其六春郊晚望

风暖啭鸣禽,天低薄薄阴。

烟容凝垄曲,雨意弄河心。

柳隔高城远,花藏旧县深。

独怜身卧病,犹许后春寻。

(0)

孙庞二将

孙膑伏兵称有法,庞涓钻火一何愚。

兵家诡诈尽如此,利害今人自不殊。

(0)

上王平章

武陵春暖浩无涯,城下楼船陌上车。

礼乐远传吴季札,衣冠旧是汉长沙。

秋高剑气横千里,夜静书声启万家。

非是避秦前日路,行人何必问桃花。

(0)

三省斋为洪中行赋

机巧日相寻,谁能自警深。

惟君学夫子,此意即曾参。

钟破平生梦,灯明半夜心。

遥知读书处,松桂已成林。

(0)

和卷中韩子苍梅花三首·其二

冻蘖虽臞甚,含英山意催。

斲冰冲晓色,绽绿透春回。

健步故人信,流芳好事杯。

不论山水僻,往往拾香来。

(0)

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

识公岁已深,从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

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

成都多游士,投谒密如栉。

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

猖狂感一遇,邂逅登仕籍。

尔来十六年,鬓发就衰白。

谋身日已谬,处世复何益。

从来学俎豆,渐老信典册。

自知百不堪,偶未三见黜。

譬如沟中断,谁复强收拾。

高怀绝尘土,旧好等金石。

庠斋幸无事,樽俎奉清适。

居然远忧患,况复取矜式。

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

徇时非所安,归去亦何失。

道存尚可卷,功成古难必。

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

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荜。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