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流(ān liú)的意思:指人们安定流动,没有战乱和流亡的情况。
百五(bǎi wǔ)的意思:形容人年龄老迈,已经过了五十岁。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财赋(cái fù)的意思:指财富和福气。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大梁(dà liáng)的意思:指房屋结构中起支撑作用的主梁,比喻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复下(fù xià)的意思:指重新下棋或重新开始下棋。也用来比喻重新开始或重新做某事。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故迹(gù jì)的意思:古代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迹。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河神(hé shén)的意思:指掌管河流的神灵,比喻人的权力或能力。
河堤(hé dī)的意思:指河边的堤岸,比喻能够防止灾害或不良事物的存在。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今世(jīn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人生或当前的世界。
惊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某种行动或事件引起巨大的反响或震动。
九河(jiǔ hé)的意思:指河流众多、纵横交错的地区。
陵雨(líng yǔ)的意思:指暴雨或大雨。
庐舍(lú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住所或房屋。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泥古(nì gǔ)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过时、陈旧。
陪京(péi jīng)的意思:随同或陪同京城的重要人物一起行动或活动。
凭陵(píng líng)的意思:依靠、倚赖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山积(shān jī)的意思:堆积如山,形容数量多或堆积如山的景象。
是以(shì yǐ)的意思:因此;所以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疏辟(shū pì)的意思:指明察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曲直。
所至(suǒ zhì)的意思:所到之处;无论何处。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为头(wéi tóu)的意思:为了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利益或权益。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议疏(yì shū)的意思:议论分散,意见不一致。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一河(yī hé)的意思:指一条河流,用来形容非常宽阔、广阔的景象。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雨师(yǔ shī)的意思:指能够引雨的人,也泛指能够预知或掌控自然现象的人。
筑堤(zhù dī)的意思:比喻采取措施防止灾害或解决问题。
准备(zhǔn bèi)的意思:指准备得十分周到、万无一失。
一百五(yī bǎi wǔ)的意思:形容人愚蠢、笨拙或行为荒唐。
- 鉴赏
这首《河防行》由金代诗人刘迎创作,描绘了黄河泛滥的景象及其对南州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治河理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开篇“南州一雨六十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长时间的暴雨,接着“所至川源皆汎溢”点明了洪水泛滥的严重性。黄河在秋季本是水位较低之时,“夜来决破陈河堤”一句,形象地描述了黄河突然决堤的情景,洪水肆虐,破坏力惊人。
“河神凭陵雨师借,晚未及晴昏复下”两句,将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河神和雨师以生命,生动地展现了洪水的威力和不可预测性。洪水带来的破坏巨大,“传闻一百五十村,荡尽田园及庐舍”一句,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场景,直观地展示了洪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接下来,“我闻禹时播河为九河,一河既满还之他”引用古代治河的典故,对比古今治河的不同效果,表达了对古代治河智慧的怀念和对当前治理方法的反思。“川平地迥势随弱,安流是以无惊波”则赞美了古代治河理念中追求水流平稳、减少灾害的设计原则。
“秪今茫茫馀故迹,未易区区议疏辟”两句,表达了对当前治河工作困难和挑战的认识,指出重建和改善河流治理系统并非易事。“三山桥坏势益南,所过泥沙若山积”描绘了洪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强调了洪水对基础设施的破坏。
最后,“大梁今世为陪京,财赋百万资甲兵”揭示了洪水对经济和军事的影响,反映出古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和应对能力的局限。“高谈泥古不须尔,且要筑堤三百里”表达了对传统治河方法的反思,提出应采取实际行动,如“郑为头,汴为尾,准备他时涨河水”,强调了预防和准备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洪水泛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也反映了古代治河理念与实践的思考,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人类智慧和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