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驱丹鹫下,泉捲白龙回。
石气清僧席,藤阴袅佛台。
白龙(bái lóng)的意思:指纯洁无暇、高尚无私的人或事物。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地着(dì zhe)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到了极为严重或无法挽回的地步。
何限(hé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限度,无所不包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名隐(míng yǐn)的意思:指名声隐退或黯然无闻。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石气(shí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表情冷酷、冷漠,没有表情。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异代(yì dài)的意思:指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背景下的人或事物之间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意味。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灵隐寺》描绘了灵隐寺的壮丽景象和深邃意境。首联“步屧径垂尽,招提天忽开”以行走于幽深小径,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出寺庙的神秘与神圣。颔联“山驱丹鹫下,泉捲白龙回”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山势险峻,泉水奔腾,仿佛有神禽异兽相伴,增添了神秘色彩。
颈联“石气清僧席,藤阴袅佛台”进一步刻画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禅意,石头的气息清新,藤蔓在佛台上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尾联“铁衣双大士,金粟万如来”借用了佛教典故,赞美了寺中的雕像栩栩如生,仿佛真身般令人敬仰。
诗人感慨于寺庙的隐秘和诗人的才华,“寺愧题名隐,诗怜异代才”,表达对寺名未显的遗憾,以及对前代诗人能写出如此佳作的赞赏。最后,诗人感叹游人众多,以至于连青苔都无处立足,流露出对寺内清幽环境的维护和珍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隐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