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目二首·其二》
《即目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李銮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塞上风光柳条,烟横戍垒马蹄骄。

天山似我双蓬鬓,纵遇春来雪不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消(bù xiāo)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柳条(liǔ tiáo)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柔软、弯曲、富有弹性。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蓬鬓(péng bìn)的意思:形容头发蓬乱,像蓬松的鬃毛一样。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上风(shàng fēng)的意思:占据优势,处于有利地位

戍垒(shù lěi)的意思:指军事防御设施,也比喻坚固的防线。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光与氛围。首句“塞上风光到柳条”,以“柳条”作为切入点,巧妙地将读者引入边塞的景象之中,暗示着边塞虽远离繁华,却自有其独特的风景。次句“烟横戍垒马蹄骄”,通过“烟”、“戍垒”和“马蹄”的动态描写,营造出边塞特有的宁静与紧张并存的氛围,马蹄声在烟雾中回响,既展现了边防战士的英姿,也暗示了边关的警戒状态。

接着,“天山似我双蓬鬓”,将天山比作诗人自己的双鬓,形象地表达了边塞环境的艰苦与诗人内心的沧桑感。这里的“蓬鬓”不仅指自然界的蓬草,也暗喻了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

最后一句“纵遇春来雪不消”,则进一步深化了边塞环境的严酷。即使是在春天,积雪依然难以融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边塞生活不易的一种象征。这句话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边塞的寒冷,突出了边塞的独特性和挑战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士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艰苦生活,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与坚韧,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李銮宣
朝代:清

(?—1817)清山西静乐人,字伯宣,号石农。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初由刑部郎累擢云南按察使,以谳狱失当谪戍。后官至云南巡抚。有《坚白石斋集》。
猜你喜欢

点绛唇·其三瑞香

护雨烘晴,紫云缥缈来深院。晚寒谁见。

红杏梢头怨。绝代佳人。万里沈香殿。光风转。

梦馀千片。犹恨相逢浅。

(0)

题兰亭帖

生涯寄箪瓢,嗜古成传癖。

胸蟠万卷书,禊帖究所出。

三百七十五,异论溢编帙。

更相自戈矛,又类相形色。

我昔识诸老,高论聆侍侧。

玉笔贵藏锋,真赝拚金锡。

精神苟不具,徒尔致研席。

搜访诸贤语,编类置丈室。

使我心豁然,登山如得屐。

妄意于斯文,庶可益涓滴。

作诗谢来贶,持寄俟他日。

(0)

眼儿媚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0)

和寄小王徐子晋

南溟未击水三千,涸辙心难一息安。

拟向伊吾驰马武,并于易水吊燕丹。

拳拳空自鼓齐瑟,落落真成适越冠。

半世辛勤成底事,星星鬓发渐成皤。

(0)

和寄西山·其二

残胡妄欲肆穿窬,愤激英雄起草庐。

广也数奇穷亦命,括之一败罪非书。

梦魂北阙常倾霍,饿死西山未分蔬。

奋志鹰扬正吾事,谁能闲立作舂锄。

(0)

九日舟中

倦客逢萸节,生涯寄叶舟。

穷途危不顾,飞棹去难留。

旧菊重阳日,寒芦两岸秋。

多情惟破帽,犹恋老人头。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