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人民归附于周朝的老者,等待鲁国的儒家学者教导三年。
世间正随着时光变迁,自身也需要他人的扶持。
虽然玉制的几案来得迟,但明堂的治理大计已经传授完毕。
内心明白死去的诸葛亮无法再起,始终不会羡慕曹操那样的权势之人。
- 注释
- 百姓:平民百姓。
归周:归附周朝。
鲁儒:鲁国的儒家学者。
世方:世间正在。
日化:日新月异的变化。
要人扶:需要他人帮助。
玉几:珍贵的玉几案,象征权力或智慧。
晚:迟到。
明堂:古代朝廷的殿堂,此处指国家治理。
讫授图:完成传授治国策略。
心知:内心明白。
死诸葛:比喻去世的诸葛亮,以其智谋象征。
曹蜍:曹操,这里暗指权势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丞相温公(指温成皇后)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之情。首句“百姓归周老”暗指温公如同周公一般备受人民拥戴,次句“三年待鲁儒”则暗示了她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和影响深远。第三句“世方随日化”描绘了时代变迁中温公的影响力如同日出日落般深入人心,第四句“身已要人扶”则寓言她的去世需要人们的扶持与怀念。
第五句“玉几虽来晚”中的“玉几”可能象征着权力或智慧,表达对温公虽已离世但其智慧犹在的感慨,而“来晚”则带有遗憾之意。最后一句“明堂讫授图”进一步强调了温公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贡献,以及她去世后人们期待继承遗志的心情。“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以诸葛亮和曹蜍的典故,表明即使面对死亡,温公的精神和智慧仍令人景仰,无人能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赞扬了温公的德行和智慧,又表达了对她的深深哀思,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因闲日家事无牵蒙王氏以呼招乃书题于窟记伏见僧俗等五人个个苦行不异檀特山边各各谈空有似释迦园内且曹都头门传阀阅帝子王孙衣上惹勋郁之香颜前棐桃花之色念让宝之存宝行越前贤思知足而常足来救善友听经不倦制意马以停?恋寂有诚拨心灯而更耀既有斯愿必上羊车更多奇功兴誉不尽辄上诗一首
谯国门传缙以绅,善男即是帝王孙。
文商碑背题八字,武盛弓弦重六钧。
既出四门观生老,便知六贼不相亲。
夜迶将心登峻岭,心定菩提转法轮。
题玉泉
千章老木冷涵秋,今日重来话旧游。
一池寒水浸虚碧,清光莹澈凝不流。
中有神龙隐头角,为雨为霖滋旱涸。
圣主垂衣风雨调,龙亦安眠在丘壑。
人来初不睹真龙,但见金鲫浮沈中。
昂头摆尾得其所,我疑便是池中龙。
殷勤一语龙听取,汝以何缘堕龙伍。
良由一念嗔所生,毕竟难逃鳞甲苦。
蓦然直下便回光,愿力资深福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