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扫阶前雪,寒犹腊尽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一场雪后清晨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起扫阶前雪”,开篇即点明场景,诗人于雪后清晨起身,开始清扫门前积雪。这一动作既体现了对环境的关注,也暗示了诗人勤劳与细致的性格。同时,“扫”字蕴含着一种积极面对生活困难的态度,预示着即使在严寒中,生活依然要继续。
“寒犹腊尽时”,描述了此时虽已接近春天,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冬日的寒冷。这里的“犹”字,强调了寒意并未完全消散,为下文的“貂裘还再拥”埋下了伏笔,暗示了天气的多变与生活的不易。
“貂裘还再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为了抵御寒冷,再次穿上厚重的貂裘。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当时服饰的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恶劣天气时的适应与准备。同时,通过“还”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寒冷的熟悉与无奈,以及对温暖的渴望。
“却负看花期”,最后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因寒冷而未能如愿欣赏春花的心情。这里的“却”字,表达了遗憾与失落,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同时,“负”字则强化了这种遗憾,仿佛是辜负了春天的约定,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在寒风凛冽的冬末春初,诗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传递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刘耘庐
江南有故事,极热介秋夏。
空斋得幽景,众绿天所画。
对景惬余情,谈文及兹暇。
山风吹池月,不似城中夜。
百年易过花,万事庶生蔗。
羲和如走马,疾急不可靶。
何妨奴严光,讵肯吏侯霸。
一笑且披襟,新凉自无价。
水龙吟·其二次李起翁中秋
谁家明镜飞空,海天绀碧浮秋霁。
西风淡荡,纤云卷尽,小星疑坠。
宇宙冰壶,襟怀玉界,飘然仙思。
炯灵犀一点,蟾辉万丈,长相射、清清地。
祗有桂花长好,照人间、几番荣悴。
年年此夕,持杯嚼露,挥毫翻水。
宝瑟凄清,玉箫缥缈,佩环声碎。
唤谪仙起舞,古今同梦,不知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