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迁 学 宋 /王 洋 阙 里 荆 榛 一 扫 除 ,文 明 犹 是 旧 规 模 。要 令 多 士 充 庭 赋 ,能 识 邦 君 此 意 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邦君(bāng jū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君主或统治者。
充庭(chōng t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充斥整个庭院,形容数量众多。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阙里(quē lǐ)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安宁宜人的地方。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翻译
- 曲阜的荒草杂木已被清除干净
这里的文化传统仍然保持着古老的格局
- 注释
- 阙里:指曲阜,孔子的故乡。
荆榛:形容杂草丛生。
一扫除:彻底清理。
文明:指儒家文化或古代文明。
犹是:仍然是。
旧规模:原有的规模和风貌。
多士:众多有才学的人。
充庭赋:充满庭院的才华或学者。
能识:能够理解。
邦君:国君或领导者。
此意:这样的意图或理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景象,即在阙里(宫殿的门楼或城墙缺口)清扫荆棘杂木,文明的气息依旧如同往昔。诗人表达了希望有许多士子聚集庭前吟咏诗赋,以此来识别国家君主的深远用意。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恢复学术和文化传承的渴望,以及对于统治者智慧和政策的赞赏。这里的“阙里”象征着权力与文明的中心,而“荆榛一扫除”则暗示了清理过去,开启新纪元的愿景。“文明犹是旧规模”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持之意。诗人通过“要令多士充庭赋”,表露了对学术和文学繁荣的期望,以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认知君主的深谋远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丰富,透露出作者对于文化复兴和国家治理的美好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壶中天十首·其六
身将隐矣,谢故人无恙,灌园差乐。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向南州栖托。
半亩斜阳,一锄野水,刖自成丘壑。
柴门土锉,箸书应是僮约。
谩教车骑重来,请从此逝,高举随黄鹄。
老圃空依徐稚宅,谁荐秋风葵藿。
万柳堤荒,百花洲冷,烟月长萧索。
旧盟鸥鹭,偶然飞下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