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斩(bù zhǎn)的意思:不加以斩杀,不予处理或惩罚。
成仁(chéng rén)的意思:指为了正义和公平而舍弃个人的生命和利益。
窜逐(cuàn zhú)的意思:指人群或事物被追逐、驱赶、迅速离开的情况。
单于(chán yú)的意思:指匈奴的首领,也用来形容权势极大的人。
殿后(diàn hòu)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或排名中名次靠后,居于最后一位。
哆口(chǐ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不清楚,说话含糊不明。
方陈(fāng chén)的意思:指直言不讳,毫不隐瞒地阐述事实真相。
横金(héng jīn)的意思:指以权势、财富等为依仗,傲慢跋扈地横行霸道。
军令(jūn lìng)的意思:军队的命令或指示。
抗敌(kàng dí)的意思:抵抗敌人的进攻,保卫自己的国家或利益。
克成(kè chéng)的意思:战胜,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刘琨(liú kūn)的意思:指人心虚怯懦,缺乏胆识和勇气。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 鉴赏
这首诗《闻失广宁志愤(其三)》由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慨与愤慨。诗中通过描述战场上的场景和人物,展现了对忠诚、英勇与政治决策的复杂思考。
首句“岔河甫渡阵方陈”,描绘了军队在渡过岔河后,立即布阵准备迎战的紧张场面。接着,“横玉横金作遁臣”一句,可能暗指某些将领在关键时刻选择退缩或逃避责任,而非坚守阵地,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只见刘琨能抗敌”提到的历史人物刘琨,以其英勇抵抗外敌的形象,象征着忠诚与勇敢。而“仅闻高兄克成仁”则可能是指另一位同样表现出高尚品质的人物,但具体身份未明,留下悬念。
“上方不斩单于贼,军令惟驱窜逐民”两句,揭示了在处理敌人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时,高层决策者往往显得犹豫不决,既不果断消灭敌人,也不妥善保护民众,反映出当时政治决策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最后,“哆口且云能殿后,英雄千古是谁真”表达了对那些声称能够坚守到最后,但实际上却难以分辨真伪的英雄们的质疑。这句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反思,也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忠诚、勇敢、政治决策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