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辄舍马,听松频侧冠。
强步且数里,犹在荒林间。
峰回得古寺,一叩云中关。
高僧夺睡出,迎对如嗔烦。
东亭一何高,岌若崖临渊。
西庵更爽亢,基与堂甍班。
延缘遍登坐,共羡閒人閒。
约略脩市果,横斜列山盘。
行矣重回首,林凹数声猿。
遇险辄舍马,听松频侧冠。
强步且数里,犹在荒林间。
峰回得古寺,一叩云中关。
高僧夺睡出,迎对如嗔烦。
东亭一何高,岌若崖临渊。
西庵更爽亢,基与堂甍班。
延缘遍登坐,共羡閒人閒。
约略脩市果,横斜列山盘。
行矣重回首,林凹数声猿。
《初游投子山》【宋·吕南公】东山未尝到,兴言往游观。寻幽味已淡,全胜交凡官。扬鞭遂出郭,樵路行萦弯。遇险辄舍马,听松频侧冠。霜天正枵寥,野吹何萧酸。强步且数里,犹在荒林间。峰回得古寺,一叩云中关。高僧夺睡出,迎对如嗔烦。解榻迸伏鼠,煮茶爆新泉。东亭一何高,岌若崖临渊。西庵更爽亢,基与堂甍班。延缘遍登坐,共羡閒人閒。同游二三子,取酒醺吾颜。约略脩市果,横斜列山盘。饮语快不彻,望睫张无端。曦光忽衔西,归思攻馀欢。撩樵洒醉毫,拂壁罗矛干。调笑下前坂,暮色凄漫漫。行矣重回首,林凹数声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667c6e192a0fc8332.html
迸伏(bèng fú)的意思:形容力量、情感等突然爆发或迸发。
不彻(bù chè)的意思:不完全,不彻底
调笑(tiáo xiào)的意思:指嘲笑、取笑他人。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拂壁(fú bì)的意思:轻轻触摸墙壁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更爽(gēng shuǎng)的意思:更加舒适、愉快、畅快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境变得更加令人满意和愉快。
归思(guī sī)的意思:回想;思念;怀念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解榻(jiě tà)的意思:离开床铺,下榻休息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强步(qiáng bù)的意思:形容行走时步伐坚定有力,意志坚强。
樵路(qiáo lù)的意思:樵路指的是山林中的小路,比喻艰难险阻的道路。
全胜(quán shèng)的意思:指完全胜利,没有任何失利。
霜天(shuāng tiān)的意思:霜天指寒冷的冬天。
天正(tiān zhèng)的意思:指天空明朗,天气晴好的样子。也形容事物的正直、正派。
同游(tóng yóu)的意思:一同游玩、同行旅游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曦光(xī guāng)的意思:指早晨的阳光,也比喻新的希望、新的生机。
兴言(xīng yán)的意思:兴言指的是发表言论,表达意见或观点。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延缘(yán yuán)的意思:延长缘分,继续交往。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野吹(yě chuī)的意思:形容没有根据、没有根据的话、毫无根据的传闻或谣言。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游观(yóu guān)的意思:指游玩观赏。
遇险(yù xiǎn)的意思:遇到危险或困难的情况。
约略(yuē lüè)的意思:粗略地估计或描述,不求精确。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醉毫(zuì háo)的意思:形容醉酒后仍然非常清醒。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游览投子山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的宁静。从“东山未尝到”开始,诗人表达了对未知之地的好奇与向往,随后的“兴言往游观”则流露出他内心的兴奋与期待。
“寻幽味已淡,全胜交凡官”,诗人将这次自然之旅与世俗官场进行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接着,“扬鞭遂出郭,樵路行萦弯”描绘了出城后的山路蜿蜒,充满探险的意味。
“遇险辄舍马,听松频侧冠”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险境时的从容与敬畏之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欣赏。接下来的“霜天正枵寥,野吹何萧酸”描绘了清冷的秋日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强步且数里,犹在荒林间”则表现了诗人深入自然,探索未知的决心。在“峰回得古寺,一叩云中关”中,诗人遇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这不仅为他的旅程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高僧夺睡出,迎对如嗔烦”描绘了与僧人的相遇,虽然僧人似乎有些不悦,但这也可能是诗人内心平静的象征。接下来的“解榻迸伏鼠,煮茶爆新泉”则展现了简朴而和谐的生活场景,茶香与自然之声交织,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东亭一何高,岌若崖临渊。西庵更爽亢,基与堂甍班”通过对比东亭与西庵的高度与气势,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诗人与友人的相聚饮酒,共享自然之乐,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最后,“曦光忽衔西,归思攻馀欢”表达了日落时分的感慨与归途的思绪,而“撩樵洒醉毫,拂壁罗矛干”则是诗人以酒后之笔描绘的自然景色,充满了诗意与想象力。整个旅程在“调笑下前坂,暮色凄漫漫”中结束,但诗人的心灵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琪花玉树三山地,几度黄尘换清水?
孤负阳春岁岁来,梧桐未老心半死。
杖头恰有沽春钱,旗亭青帘扬暮烟。
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
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
可怜汉殿号无双,身殉琵琶葬胡土。
檐钓斜挂银蟾蜍,毵毵柳发暗风梳。
请君更尽杯中绿,莫待丁东漏壶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