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宛转行》
《宛转行》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华屋翠幄绮席象床

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

炉气裴徊寒灯背斜光。

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

宛转复宛转,忆君更未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幄(cuì wò)的意思:形容山林的景色绿而茂盛。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炉气(lú qì)的意思:指由于长时间在炉灶旁边烧火而产生的急躁、烦躁的情绪。

裴徊(péi huái)的意思:形容行动迟缓,犹豫不决。

绮席(qǐ xí)的意思:指华丽的宴席或庆典场合。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象床(xiàng chu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棺材。

妍姿(yán zī)的意思:指容貌美丽、姿态优雅的样子。

幽梦(yōu mèng)的意思:幽梦指的是虚幻而不真实的梦境或幻想。它表示人们在梦中或幻想中所见的事物,与现实世界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注释
华屋:豪华的房屋。
翠幄:绿色的帷帐。
绮席:精美的床席。
雕象床:雕刻有图案的床。
远漏:远处的计时器。
微更疏:时间过得缓慢而稀疏。
薄衾:薄薄的被子。
中夜:半夜。
炉气:炉火的气息。
裴徊:摇曳不定。
寒灯:寒冷的灯火。
斜光:斜照的光线。
妍姿:美丽的姿态。
宵态:夜晚的姿态。
寝臂:枕着手臂。
幽梦:深沉的梦境。
宛转:辗转反侧。
未央:无穷无尽。
翻译
华丽的房屋如绿色的帷帐,精致的床铺雕刻着象形图案。
远处的漏壶报时声稀疏,薄被下半夜已感到凉意。
炉火微弱地摇曳,寒光照在昏暗的灯光上。
美丽的姿态在夜晚更加明显,手臂枕在枕头上做着悠长的梦。
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对你的思念无尽无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思念之情的氛围。开篇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是对内室奢华装饰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贵的私密空间。但随后的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则转而表现了夜深人静之时的清冷与孤寂。炉气暗裴徊、寒灯背斜光,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冷清。

至于"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难以自已。宛转复宛转,忆君更未央,是整首诗的高潮,也是情感的集中体现。这一段落通过反复婉转的情意和无法平息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沉怀念。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追和渊明贫士诗七首·其六

人生特寄耳,何往非萍蓬。

世挟智反愚,予谓拙乃工。

渊明有姱节,高迈疏与龚。

大抵豪杰士,所见自略同。

箪瓢非遂穷,轩冕岂真通。

倘不达至理,冥雾将奚从。

(0)

东坡竹石

坡翁北归留戏笔,数竹离奇生磈石。

世如有凤必先知,碌碌凡禽谁得识。

风不声兮月不影,山僧笑我移枯瘠。

岭阯每苦烟瘴深,烟瘴何曾祸忠直。

天使无垢来此邦,要与坡翁发真迹。

大书特书等傲岸,方寸一虚隘八极。

何年移植蓬莱宫,清风逼人寒半壁。

枝可磨,叶可摘,石上根,祗如昔。

(0)

戏和刘雪巢题壁韵

吟怀祗怕俗尘迷,若慕唐人也自痴。

要识性情根极处,请观三百五篇诗。

(0)

书王十朋述怀诗后

山北山南春雨足,漠漠柔桑秀如沃。

侬家荆妇几时归,西畴独自驱黄犊。

(0)

梅四首·其三

除香除影赋梅花,方许诗中擅作家。

怕俗似嫌羔作酒,高人颇称雪煎茶。

参横屋角霜初下,人倚阑干月欲斜。

夜冷玉肌愁入骨,金壶移入伴窗纱。

(0)

属疾

暂困秦王痔,无疑广客蛇。

职清唐内相,宅僻鲁东家。

行药虹梁阔,披襟蕙径斜。

香凝虚白室,露泫紫微花。

冰饮何尝热,琼餐益自嘉。

熊经仙有术,龟息寿无涯。

珍簟裁湘竹,轻巾覆越纱。

逍遥成雅咏,属和肯容巴。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