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日(fēn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鸡子(jī zǐ)的意思:指鸡的卵,也比喻宝贝、孩子。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阴阳(yīn yáng)的意思:阴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阴指阴暗、负面、 passivity;阳指明亮、积极、活动。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世界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
战袍(zhàn páo)的意思:指战争中所穿的军装,比喻参军从战场上归来的人。
真气(zhēn qì)的意思:
(1).人体的元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结合而成。道教谓为“性命双修”所得之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唐 王维 《贺元元皇帝见真容表》:“臣闻仙祖行化,真气临关;圣人降生,祥光满室。”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不善养生者,薄节慎之功,迟吐纳之效,厌上药而用下品,伐真气而助强阳,根本已危,僵仆无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三昧上真气已全,百炼中凡心俱浄。”
(2).指刚正之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送尉》:“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胸中既无真气蟠,笔下焉能力量完!” 侯方域 《祭吴次尾文》附 清 徐作肃 评:“缠绵呜咽,全是一团真气。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为佳。”
(3).特指帝王的气象。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 秦王 时在座,真气动户牖。”直待(zhí dài)的意思: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很久都没有等到。
- 注释
- 天地:宇宙的创造之初。
初分:开始分离。
日月:太阳和月亮。
高:高挂。
状:形状。
如:像。
鸡子:鸡蛋。
复:又。
桃:桃子。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真气:自然界的元气或生命力。
知时节:了解并顺应季节变化。
直待:一直等待。
三年:指一段时间,这里可能象征成长过程。
脱战袍:比喻摆脱束缚或完成某个阶段的任务。
- 翻译
- 在天地刚刚分开的时候,太阳和月亮高悬天空,
它们的形状像鸡蛋又像桃子一样圆润。
- 鉴赏
此诗通过对天地初分和日月运行的描绘,展现了宇宙万物生长发育的规律。"状如鸡子复如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生命力度,从微小到成熟的过程。接着,"阴阳真气知时节"一句则表明自然界的变化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而非随意。
诗人通过"直待三年脱战袍"一句传达了一种对内心修为和外在功业的期待。这里的“三年”可能象征着一个完整的学习或修行周期,"脱战袍"则隐喻着摆脱尘世纷争与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放。
整首诗融合了道家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心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智慧与内涵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晨发富春渚
晨发富春渚,夕息兰溪阴。
理棹即湍险,极目眺岖嵚。
凄凄百卉腓,噭噭哀鸿音。
山川岂不遥,霜霰亦已侵。
拳拳怀旧欢,离思浩难任。
节往戚不浅,感来念愈深。
麋鹿有至性,丰草与长林。
固穷守昔训,无闷何独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