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丞摄令印,窥我肉可脔。
似闻府公慈,欲诉宁尽款。
食葛苦,命敢辞,只怕丞来葛了时。
采葛(cǎi gě)的意思:指人们从事农田劳动,收获丰富。
府公(fǔ gōng)的意思:指官吏在任期满后回家乡做普通百姓的人。
葛根(gé gē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根基深厚,不可动摇。
讵得(jù de)的意思:难以得到,不易获得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食葛(shí gě)的意思:指吃别人的东西,占别人的便宜。
四子(sì zǐ)的意思:指四个儿子,也泛指子孙后代。
只怕(zhǐ pà)的意思:表示担心、害怕或推测可能发生的事情。
子母(zǐ mǔ)的意思:指母亲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以表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和和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辰阳道中行走的旅人,以“采葛”为题,寓言人生的艰辛与无奈。诗中的“采葛”象征着生活的劳苦与挣扎,而“葛根短”则暗示了资源的匮乏和生存的艰难。
首句“采葛荒山中,泥深葛根短”,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恶劣,旅人在荒山中艰难地寻找食物,却因泥土深厚、葛根稀少而感到力不从心。接着,“茅茨四子母,我腹讵得满”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生活条件的简陋与艰苦,旅人只能在简陋的茅屋中勉强度日,但饥饿感始终难以满足。
“罢丞摄令印,窥我肉可脔”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官府对百姓的压迫与剥削。罢去官职的旅人,面对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有来自权力的威胁,连自己的身体都可能成为被割裂、分食的对象。
“似闻府公慈,欲诉宁尽款”表达了旅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他渴望得到府公的同情与帮助,但又担心表达不够诚恳,无法真正传达自己的困境与痛苦。
“采葛采葛春不雨,去年不雨食葛苦。食葛苦,命敢辞,只怕丞来葛了时。”这几句诗将主题推向高潮,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收成,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论是春雨的缺乏导致的收成不佳,还是面对官府的压迫,旅人都不得不接受生活的残酷。然而,即使面对如此艰难的境遇,旅人依然不愿放弃,因为他深知,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一线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以及他们面对压迫时的坚韧与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