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游 龙 门 怀 旧 侣 唐 /韦 应 物 两 山 郁 相 对 ,晨 策 方 上 干 。霭 霭 眺 都 城 ,悠 悠 俯 清 澜 。邈 矣 二 三 子 ,兹 焉 屡 游 盘 。良 时 忽 已 周 ,独 往 念 前 欢 。好 鸟 始 云 至 ,众 芳 亦 未 阑 。遇 物 岂 殊 昔 ,慨 伤 自 有 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方上(fāng shàng)的意思:指高高在上的地位或权势。
慨伤(kǎi shā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感悲伤,感叹世事不如意。
良时(liáng shí)的意思:适宜的时机或良好的时光。
上干(shàng gàn)的意思:指上级安排任务或指派工作。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游盘(yóu pán)的意思:形容思维不集中,心猿意马,无法专注。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遇物(yù wù)的意思:遇到某种事物或情况
众芳(zhòng fāng)的意思:指众多的芳香之气。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 翻译
- 两座山峰浓密相望,清晨我挥鞭驱马前往。
遥望繁华的都市,俯瞰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
远方的朋友啊,你们曾在这里频繁游玩。
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独自前行心中想念过去的欢乐。
美丽的鸟儿刚开始飞来,繁花似锦还未凋零。
遇到的景物与以往并无不同,感慨悲伤却自有源头。
- 注释
- 两山:指两座相邻的山峰。
郁:茂盛,密集。
晨策:早晨赶路的马鞭,代指出行。
方:正,刚刚。
上干:向上去,这里指登山。
霭霭:形容烟雾或云气浓郁。
都城:大城市,这里指京都。
悠悠:形容遥远或时间长久。
清澜:清澈的波浪。
邈矣:久远,遥远。
二三子:古代对朋友的称呼,这里指诗人的朋友们。
兹焉:在这里。
屡:多次。
游盘:游玩,盘桓。
良时:美好的时光。
已周:已经过去。
独往:独自前行。
念前欢:怀念过去的欢乐时光。
好鸟:美丽的鸟。
始云至:刚刚开始出现。
众芳:各种花,泛指美景。
亦未阑:也没有结束。
遇物:遇见的事物。
岂殊昔: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慨伤:感慨悲伤。
自有端:有自己的原因或根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愉悦心情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开篇“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写出了早晨出发时清新的景象和自然界的静谧氛围。"霭霭眺都城"则描绘了诗人眼中古城的轮廓及神秘感,而“悠悠俯清澜”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情景。
接下来的“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而"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则是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心中仍旧怀念那些美好的过往。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中的“好鸟”与“众芳”,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的生机和活力。"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旧日情景时的感触与内心的独特伤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展现了一种超脱俗世、怀旧而不沉湎的情怀。诗人韦应物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色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透露出淡淡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新凉.题沈刺史芝英诗集,用黄仲则怀太白韵
蘅杜才人老。记羁栖嘉陵江上,啸歌凭吊。
博得方州如斗大,绿幕黄莲清眺。
任骚屑美人芳草。
髀肉功名京洛梦,点吴霜毕竟风情好。
剩一卷,柴桑稿。长唫那管监州笑。
记当时风流小宋,闻声相告。
惟问八叉贤刺史,双鬓白来多少。
可还忆寒蛩郊岛。
见说乌斯行役去,待弓衣织遍烦青鸟。
文字债,几时了。
百字令.排闷
穷通否泰,古今来、时数大都比比。
况复沧桑经浩劫,作达放颠而已。
梦内寻春,酒中延昼,醉向床头倚。
沉思旧事,新愁偏又勾起。镜里。
潘鬓萧疏,沈腰瘦损,顾影无能矣。
半百年华知命日,参透世情物理。
才受人憎,智非己福,甘隐衡门底。
寄怀引睇,苍茫云树千里。
燕山亭.甲辰腊月十四日,萍乡换船,泛醴陵渌水,出湘入涟,一日夜至山塘庄,喜而成咏
细雨催春。兰桨顺流,回避残年风雪。
十五尽头,早约还期,圆梦胜于圆月。
鸳瓦油衣,从前意、如今都歇。佳节。
只粥嫩糕甜,酒温香热。
多少离合悲欢,算年去年来,大家休说。
谁是倦游,那有闲情,朝朝替人伤别。
若望归舟,乱山里、片帆明灭。山缺。刚见绮窗梅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