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打窗投米急,想同糁径落梅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雪 声 宋 /王 铚 飞 满 前 村 夜 不 知 ,凭 风 声 与 静 相 宜 。银 釭 志 士 诗 成 后 ,玉 枕 佳 人 梦 觉 诗 。乍 听 打 窗 投 米 急 ,想 同 糁 径 落 梅 迟 。孤 舟 曾 向 江 湖 宿 ,清 入 寒 芦 韵 更 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寒芦(hán lú)的意思:
寒天的芦苇;干芦苇。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思鸟聚寒芦,苍云軫暮色。” 宋 陆游 《对酒》诗:“密篠持苫屋,寒芦用织帘。” 元 黄溍 《送凌吉叟杭州教授》诗:“春风操别衣,晴沙秀寒芦。”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凭风(píng fēng)的意思:依靠风力前进,比喻没有根据、依凭、凭空。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银釭(yín gāng)的意思:指的是白银制成的烛台,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崇高的志向。
玉枕(yù zhěn)的意思:指睡在玉石上的枕头,比喻官位高贵、舒适安稳。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雪夜景象,透露出诗人深夜听雪之余的心境和情感。"飞满前村夜不知"一句,设定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开篇,雪花纷飞,覆盖了整个前村,却在夜色中悄然无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紧接着的"凭风声与静相宜"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寂静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接下来的"银釭志士诗成后,玉枕佳人梦觉时"则是从听觉转入心灵深处,诗人在完成自己的创作之后,对方也恰好在此刻苏醒。这里的"银釭"和"玉枕"都是高贵、精致之物,其用来形容诗人与佳人的境遇,不仅描绘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映照出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中间两句"乍听打窗投米急,想同糁径落梅迟"则是对外界活动的一种描写。雪夜之中,有人在忙碌着某些事务,这与诗人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最后的"想同糁径落梅迟"又将这种急促的声音转化为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和那投米的人一同走上覆盖着梅花的小径,这种情感的流露充满了诗意。
最终两句"孤舟曾向江湖宿,清入寒芦韵更奇"则是对过去某个时刻的回忆。诗人曾经独自在江湖之上过夜,那种宁静与孤独交织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而最后一句,则是对这种美感的一种升华,寒芦之韵更加凸显了这份清幽。
整首诗通过对雪声、夜色、人物活动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深邃而宁静的画面,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之美的独特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晋正德大豫舞歌二首·其二大豫舞歌
惟天之命,符运有归。赫赫大晋,三后重晖。
继明绍世,光抚九围。我皇绍期,遂在璇玑。
群生属命,奄有庶邦。慎徽五典,玄教遐通。
万方同轨,率土咸雍。爰制大豫,宣德舞功。
醇化既穆,王道协隆。仁及草木,惠加昆虫。
亿兆夷人,悦仰皇风。不显大业,永世弥崇。
送史行可先生赴考
宦游三十年,卑显遍扬历。
起家自东南,禄食谙西北。
岂无桃与李,繁华随候易。
惟彼后凋姿,不改岁寒色。
保身匪无计,存心任坦直。
俭约苦清修,谨厚效玄默。
自我客西川,邂逅遂良觌。
欢然竟忘年,倾倒谭在昔。
慨想冰雪心,浩怀风雨夕。
亦欲长相亲,栖栖缚形役。
朅来锦江上,重逢怀抱释。
既续梁园赋,每前贾生席。
启沃协睿情,诹咨动移刻。
如何岁云暮,束装上京国。
赞画谋猷多,用夏变夷貊。
政成与计偕,奈此简书逼。
云横栈道高,雪拥剑门窄。
万里足翱翔,乘风搏巨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