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
不闻返故土,枳又化为橘。
就衰水赴壑,驻景戈挽日。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变性(biàn xìng)的意思:改变自己的性别。
鬓霜(bìn shuā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象霜一样在鬓边。形容人年老。
故土(gù tǔ)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年中(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的中间时期,也可引申为人的中年或事物的中间阶段。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头翁(tóu wēng)的意思:指在家庭中担当家长角色的人。
一变(yī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驻景(zhù jǐng)的意思:停留在美景中,不能自拔。
白头翁(bái tóu wēng)的意思: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比喻年老而精神矍铄的人。
这首诗《秋感》由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通过自然界的物候变化来隐喻人生的哲理。首句“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以橘子从南方渡过淮河后变成枳树,比喻事物在环境改变后其本质属性也会随之改变,强调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接下来“不闻返故土,枳又化为橘”则暗示即使回到原来的环境,也可能无法恢复原有的状态,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
“人生百年中,孰是保初质”提出人生短暂,问谁能保持最初的本性不变。接着“就衰水赴壑,驻景戈挽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时间的流逝如同衰水奔向山谷,甚至用戈挽住太阳来阻止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最后,“几见白头翁,鬓霜复如漆?”以白头翁的形象反问,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头发如霜般白,但是否还能恢复年轻时的黑发?这不仅是对个人老去的哀叹,也是对人生不易重来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自然界的现象,探讨了人生与环境、时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变化时如何保持自我、珍惜当下等哲学问题,语言含蓄而富有深意,引人深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