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
《南池》全文
- 注释
-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凄凉。
微雨:细小的雨点。
绝:消失,停止。
荒岸:荒废的河岸。
抱:环绕,包围。
清源:清澈的水源。
入舫:进入船内。
山侵塞:山势逼近,仿佛要填满视野。
分泉:划分开的泉水。
稻接村:稻田连着村庄。
秋声:秋天的自然声音,如风声、落叶声。
依:依靠,伴随着。
树色:树木的颜色。
月影:月光的投影。
蒲根:菖蒲的根部。
淹泊:长时间停留,滞留。
难遂:难以实现,难以满足。
他宵:下一个夜晚。
关梦魂:关卡入梦,意指旅途中的思念或期盼。
- 翻译
- 雨后的景色显得萧瑟凄凉,河边荒芜的岸旁紧邻清澈的水源。
山峦仿佛要侵入小船,泉水分开田地连接着村庄。
秋天的声音随着树色低沉,月光洒在菖蒲的根部。
长久停留难以如愿,夜晚的梦境中我将穿越关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愁的自然景象。开篇“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两句,设置了一种秋末初冬的氛围,微雨之后的萧瑟之气与荒凉的河岸形成鲜明对比,而清澈的泉水则在这宁静中流淌,显得格外珍贵。
“入舫山侵塞,分泉稻接村”两句,则是从动态和生活场景切入,描绘了舟船与自然、农耕活动相互交织的画面。山势延伸至河岸边,似乎要将那份宁静也带给远处的乡村。而“分泉稻接村”更是表现了水源对农业生活的重要性。
诗人在“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中捕捉到了秋夜特有的声音和光线。秋风中的叶声似乎附着于树木之上,而月光则穿透了芦苇,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柔和的意境。
最后,“淹泊方难遂,他宵关梦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不易实现的愿望,以及因这种愿望而生的夜晚思绪。这里的“他宵”指的是另一个夜晚,可能是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而“关梦魂”则是将这些情感牢牢地扣在心灵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未知时的情感波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