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浮 远 宋 /周 弼 横 障 瀰 漫 恃 此 丘 ,长 江 东 骛 转 湍 流 。波 间 去 海 无 多 里 ,沙 际 铺 淮 辄 数 州 。风 势 起 花 山 郭 暗 ,潮 声 侵 树 野 田 浮 。无 由 望 彻 苍 茫 外 ,回 首 斜 阳 总 是 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风势(fēng shì)的意思:指风的方向和力量,也可以引申为形势或趋势。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起花(qǐ huā)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进步到了最好的阶段,达到了最美好的状态。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山郭(shān guō)的意思:山郭是指城墙的外围,也可引申为城市的边界。
湍流(tuā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急速、汹涌澎湃的样子。
无由(wú yóu)的意思:没有理由或依据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翻译
- 横阻的障碍弥漫在这座丘陵,长江向东疾驰,水流变得湍急。
海浪之间距离陆地并不遥远,沙滩边缘的淮河两岸绵延数州。
风吹过花山,城郭变得昏暗,潮水涌动,漫过田野和树木。
无法望向远方那苍茫的天际,只能回头,夕阳下满是忧愁。
- 注释
- 横障:形容阻碍众多。
瀰漫:遍布、充满。
恃:依靠。
丘:小山丘。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东骛:向东疾驰。
湍流:急流。
波间:海浪之间。
去海:离海。
沙际:沙滩边。
铺淮:淮河两岸。
风势:风的力量。
花山郭:有花的山城。
潮声:潮汐的声音。
野田:野外的田地。
无由:无法。
望彻:望向远方。
苍茫:辽阔而迷茫。
回首:回头看。
斜阳:落日。
总是:总是。
愁:忧愁。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浮远》,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诗中描绘了江河壮丽而辽阔的景象,以"横障瀰漫恃此丘"开篇,强调了丘陵的屏障作用,暗示了长江的浩渺。接下来的"长江东骛转湍流",形象地展现了长江水势汹涌,向东疾驰的动态画面。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江水与海洋的距离并不遥远,"波间去海无多里",以及沙滩与淮河相连的广阔区域,"沙际铺淮辄数州",这些都显现出江河的壮阔和地理的壮观。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通过描绘风起云涌、潮水拍打岸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感慨无法望穿这茫茫江面,只能在"回首斜阳总是愁"中结束,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的雄浑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幅江河壮美的画卷,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离愁别绪。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二十有六日余与邵青溪张林泉会胡万山夏雪蓑俞山月高彦武张宾旸于佘北踰岭而南访陈孟刚席上分韵得船字
桃源只在人间世,三老相逢莫问年。
清昼喜陪多士集,紫霄只恐德星躔。
香蒸云液行璚斝,花簇珍羞饤绮筵。
一棹归来潮正落,溪头好似米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