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他保自贵,辱他□□□。
你若敬算他,他还敬算你。
勾他一盏酒,他勾十巡至。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诗并序》之九十一。诗中以生活化的语言,探讨了“敬”与“辱”的相互作用以及“礼尚往来”的道理。
首句“敬他保自贵”,意为尊敬他人,实际上也是在提升自我价值。接着,“辱他□□□”中的“□□□”被遮盖,可能是指某种负面行为或待遇,暗示了如果对他人施加侮辱,最终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到自己。接下来的两句“你若敬算他,他还敬算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你的态度会影响到对方对你同样的反应。
随后,“勾他一盏酒,他勾十巡至”则通过饮酒这一日常活动,形象地描绘了交往中的互动模式。这里“勾”字用得生动,意味着邀请与回应,即你的一份善意或邀请,往往会得到对方的多倍回报。最后,“子细审思量,此言有道理”总结了全诗的主旨,鼓励读者仔细思考这些生活中的道理,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人际交往中“敬”与“辱”、“给予”与“回报”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通过深入思考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普遍真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