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述·其四》
《杂述·其四》全文
宋 / 林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仙掌承来求大药法身赎得费千金

两宗曾误国家事,百世谁明佛老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大药(dà yào)的意思:指能够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有效手段或办法。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佛老(fó lǎo)的意思:指老年人虔诚信仰佛教,行为举止端庄,慈悲为怀。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家事(jiā shì)的意思:指家庭中的琐碎事务。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误国(wù guó)的意思:指由于错误的决策或行为导致国家受到严重的损害或危机。

仙掌(xiān zhǎng)的意思:指人的手掌纤细娇美,如仙人之手。

注释
仙掌:比喻道教修炼者或仙人的象征,可能指代信仰中的长生不老之术。
大药:道教中指长生不老药,象征着追求的最高理想。
法身:佛教术语,指佛的化身,这里可能指佛法的象征。
千金:极言代价之高,形容寻求佛法或长生不老药的困难和珍贵。
两宗:指佛教和道教,古代中国的两大主要宗教。
国家事:指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或责任。
佛老心:佛教和道教的教义或精神。
翻译
仙人之掌捧来寻找长生不老药,佛法化身代价昂贵如千金。
过去的佛教和道教曾误国事,千年之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佛老的教诲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述(其四)》,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泳。诗中通过"仙掌承来求大药"这一句,描绘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药的场景,暗示着对仙道的向往和追求。"法身赎得费千金"则揭示了佛教中的舍身求法,以巨大的代价换取精神解脱的观念。

接下来的两句"两宗曾误国家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教和佛教在历史上可能对国家事务产生的影响的反思,认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世俗责任。最后一句"百世谁明佛老心"则发出疑问,即使经历了无数世代,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并评价佛道两家的深层教义和真正意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体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审视,也包含了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林泳
朝代:宋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
猜你喜欢

醉桃源·其一荷塘小隐赋烛影

金丸一树带霜华。银台摇艳霞。烛阴树影两交加。

秋纱机上花。飞醉笔,驻吟车。香深小隐家。

明朝新梦付啼鸦。歌阑月未斜。

(0)

点绛唇·其一

推枕南窗,楝花寒入单纱浅。雨帘不卷。

空碍调雏燕。一握柔葱,香染榴巾汗。音尘断。

画罗闲扇。山色天涯远。

(0)

念奴娇.赋德清县圃明秀亭

思生晚眺,岸乌纱平步,春云层绿。

罨画屏风开四面,各样莺花结束。

寒欲残时,香无著处,千树风前玉。

游蜂飞过,隔墙疑是金谷。

偏称晚色横烟,愁凝峨髻,澹生绡裙幅。

缥缈孤山南畔路,相对花房竹屋。

溪足沙明,岩阴石秀,梦冷吟亭宿。

松风古涧,高调月夜清曲。

(0)

游虎丘山·其一

乐声随转阖闾城,樯杪无风水自平。

不待尊前催画烛,落霞明月送船行。

(0)

林和靖祠

松树高低逐径斜,祠堂牢落锁烟霞。

我来閒咏梅花句,想见此翁如此花。

(0)

梅花吟

落日孤烟寒不度,梅花忽见桥西树。

疏影犹含涧外云,暗香欲薄山前雾。

寒死不作女儿面,幽绝却怀廊庙具。

但知殿后压年芳,谁识搀先启春路。

初开宁无仙子来,已落尚恐神明护。

后来红紫竞春风,此已成功鼎鼐去。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