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罢(bào bà)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结束或完成,不再需要继续进行。
大体(dà tǐ)的意思:大致、总体上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更张(gēng zhāng)的意思:更加激烈、激发更大的斗志
可谓(kě wèi)的意思: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论语(lún yǔ)的意思:《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在这里,成语“论语”代表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集大成之作。
疏陈(shū chén)的意思:整理、排列、布置
水旱(shuǐ hàn)的意思:形容灾难连绵不断,人们生活艰难。
太初(tài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形成的初期阶段。
先后(xiān hòu)的意思:先后指顺序、前后次序。
识大体(shí dà tǐ)的意思:指能够理解事物的大致情况,把握事物的全貌。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五十八)常读论语》。诗中表达了对《论语》的重视与推崇,认为它能帮助人们理解大局,认识到在处理事物时应有所变通,并非一成不变。同时,也强调了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策略和忠诚的重要性。
具体分析如下:
1. **报罢读论语,普沆先后同**:这句话意味着通过阅读《论语》,人们能够理解并遵循其中的教诲,就像普沆(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一样,前后一致地实践道德与智慧。
2. **可谓识大体,更张非所工**:这里赞扬《论语》教导人们识大体,即理解全局,知道何时该坚持原则,何时需灵活变通,而不是固守一法。
3. **水旱日疏陈,太初尤醇忠**:此句指出,在面对自然界的水灾旱灾等困难时,《论语》中的教诲如同最初的忠告一样,提醒人们保持忠诚与坚韧,积极应对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论语》深刻价值的认可,认为它不仅为个人修养提供了指导,也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国家治理提供了智慧。通过阅读《论语》,人们能够培养出识大体、知变通、忠诚不渝的品质,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