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八首·其四》
《颂古十八首·其四》全文
宋 / 释师一   形式: 偈颂

壁间书偈言无物,腰石当知力有馀。

莫道懒翁无伎俩,糠中舂出走盘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走(chū zǒu)的意思:离开原处,远走他乡。

伎俩(jì liǎng)的意思:指用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达到目的的技巧或手法。

偈言(jì yán)的意思:

即偈颂。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释氏演法,义尽而宣以偈言。” 清 谭嗣同 《金陵听说法》诗之一:“而为上首普观察,承佛威神説偈言。”

无物(wú wù)的意思:没有任何东西或物质存在

知力(zhī l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一的作品,名为《颂古十八首》中的第四首。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描述墙壁上的题字和腰间石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才智。

"壁间书偈言无物",诗人以墙壁上的题写暗示自己的内心空灵,没有世俗的追求和多余的物质欲望,只有简单的教诲或智慧之语。

"腰石当知力有馀",这里的“腰石”可能象征坚韧的意志或内在的力量,诗人通过说自己即使背着大石也能轻松应对,表明他自信满满,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定力去面对生活。

"莫道懒翁无伎俩",诗人自称为“懒翁”,却否认自己懒惰,强调自己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选择了一种看似懒散实则内藏智慧的生活方式。

"糠中舂出走盘珠",这句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解释,如同在粗糙的糠粒中也能磨砺出精巧的珠子,形象地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智慧能够在平凡生活中绽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深藏不露的个性,以及对生活智慧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师一
朝代:宋

释师一(一一○七~一一七六),号水庵,俗姓马,婺州东阳(今属浙江)人。十六落发,首参雪峰慧照禅师,又谒东禅月用庵果,晚依佛智于西禅,尽得其道。出住慈云。继迁数刹。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始届临安府净慈寺。淳熙三年卒于嘉禾光孝寺,年七十。为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有《水庵一禅师语》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五首。
猜你喜欢

夜梦次陈立夫韵

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

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0)

走笔答程泰之以简问莲社事

杏坛俨雅犹难考,莲社荒唐孰肯知。

好把钟山为儆鉴,瞿聃留作晚年师。

(0)

次子中兄韵三首·其二

读罢新诗暖似春,手摇食指舌生津。

平生口腹何曾计,自笑如今枉累人。

(0)

立春帖子·其二太上皇后阁

白玉重镌册,黄金再铸章。

宫中饶乐事,大典对春阳。

(0)

晚菊

亭亭砌下黄金花,霜后颜色如矜誇。

玄英摧挫百卉尽,独自照耀山人家。

湘累晨餐不论数,千岁高丘恐无女。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晚节尝为少年侮。

(0)

皋桥

伯鸾出京师,慷慨歌五噫。

岂无济时心,升降与我违。

有来适吴中,舂粱救寒饥。

吴人皋伯通,舍之慰穷栖。

方志虽或除,此桥犹可稽。

伯鸾号逸民,佳传照绿绨。

伯通赖有此,庶几与之齐。

至今阊门外,两冢陪要离。

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

古者贤哲人,不计凤与鸡。

焜耀亦偶尔,埋没何凄兮。

出语贺两公,亦以昌吾诗。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