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狼籍(láng jí)的意思:形容混乱、凌乱的状态。
乾花(qián huā)的意思:指的是干燥的花朵,也比喻空洞无物的话语或虚有其表的事物。
山家(shān jiā)的意思:山家是指山中的人家,比喻生活在山区的人家。
霜寒(shuāng hán)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人的心情冷淡。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松黄(sōng huáng)的意思:形容松树的叶子变黄,表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早霜(zǎo shuāng)的意思:早霜指秋天初霜出现的早晨,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者危险的预示。
最后(zuì hòu)的意思:
◎ 最后 zuìhòu
[final;posteriormost;last;ultimate;utmost] 在时间或次序上在所有其他的后面,最末
最后通牒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苏辙在二月春日里,品尝山中人家以松黄和松子入馔的独特美食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食物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首句“饼杂松黄二月天”,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食材,饼上混合着松黄(松树的果实),在二月的春光下显得格外诱人。这不仅是一道美食的描述,更蕴含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次句“盘敲松子早霜寒”,进一步描绘了制作过程中的场景。盘中敲击松子的声音,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早霜未消的清晨,也要珍惜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珍贵。
后两句“山家一物都无弃,狼籍乾花最后般”,则揭示了山家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一切都有其价值,即便是最不起眼的干花,也被巧妙地融入到生活中。这种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资源的生活哲学,体现了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食物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朴素而深邃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