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奔趋(bēn q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相奔走、追逐的样子。
法本(fǎ běn)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根本、基础。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浩叹(hào tàn)的意思:形容感慨万分,发出长叹。
歼灭(jiān miè)的意思:彻底消灭、击溃敌人或敌对势力。
羸病(léi bìng)的意思:形容人体弱病重或衰弱无力。
迷涂(mí tú)的意思:迷失方向,困惑不解
孰与(shú yǔ)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优劣或胜负关系。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五谷(wǔ gǔ)的意思:五种主要的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和豆类。
陷溺(xiàn nì)的意思:沉迷于某种不良或消极的境地,难以自拔。
邪气(xié qì)的意思:邪恶的气息或气质。
彝伦(yí lún)的意思:指河山的美景或人物的风采。
医国(yī guó)的意思:指为国家治理或救国效力。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诱惑(yòu huò)的意思:引诱人心,使人心生向往之情。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诗中提到佛法与世俗教化的对比,暗示了社会道德与信仰的缺失。将中国比喻为“羸病”,形象地描绘出国家在内忧外患中的脆弱状态,而“邪气”则象征着各种不良风气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悠悠数百年,医国敢谓无”表达了对长久以来未能有效治理国家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寻找良方以拯救国家的渴望。接着,“彝伦既歼灭,薙发争奔趋”描述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以及人们为了适应新环境而做出的改变,如剃发以示对清朝统治的臣服。
“滔滔日陷溺,孰与拯迷涂”则表达了对社会风气日益败坏的担忧,以及寻求拯救之道的迫切性。最后,“稊稗胜五谷,浩叹存轲书”通过比喻,指出低俗文化(稊稗)的泛滥,而高雅文化(五谷)却日渐式微,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深怀念和对教育、知识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明代晚期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矛盾,以及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坚守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陵府署池上草堂
东方千骑忝藩侯,情味都如寓一丘。
客气尽将还野马,机心聊自试沙鸥。
时凭静几随飞蝶,强拂危冠笑沐猴。
只向公斋得嘉遁,何须远逐赤松游。
送陈汝玉谒三川大资政左丞吴公
吴公昔作河南尹,首唱儒风荐贾生。
今日治平承祖德,可无推引助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