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一》全文
- 注释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
归:归隐,指辞官不做,返回田园生活。
久未成:长时间未能实现。
远公:指慧远法师,东晋时期的高僧,庐山净土宗创始人。
但:只。
闻名:名声在外。
山中:指庐山。
苍髯叟:白须老者,形容年长且有威望的人。
数里:几里路程。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曳的声音,此处可能暗指冷清、寂寥。
管送迎:迎接和送别,这里指老者在山中迎接远客。
- 翻译
- 陶渊明长久以来都有归隐的想法,但始终未能实现,
庐山的远公未曾出山,只是名声在外。
- 鉴赏
诗人以深情寄予远公,表达自己归乡已久却未能如愿相见,只能闻名而不能见面的遗憾。"陶令"指的是作者自己,在这里是自谦之词,表明自己的渺小和不为世人所知。山中只有苍髯叟,即老者或隐士,这里可能是对远公的称呼,也暗示了一种超脱红尘、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数里萧萧管送迎"则描绘了一幅人迹罕至,环境清幽,只有风声和竹叶摩挲的声音相伴的情景,通过这种描写强化了山中人的孤独与宁静。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远公的敬仰和渴望见面的复杂情感。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他渴望找到知音,与之交流思想和情感。在这里,山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是对尘世喧嚣的一种逃避,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永恒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