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嶂惟全碧,四时无改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态(biàn tài)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思想或事物的性质异常、反常。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岱岳(dài yuè)的意思:岱岳是指中国的五岳之一,泛指高山,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或卓越才能。
古心(gǔ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古代人的心迹、品质和情操。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灵芝(líng zhī)的意思:形容才华出众、聪明过人。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最佳(zuì jiā)的意思:最好的,最优秀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松山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诗人以“岱岳最佳处”开篇,点明对松山是泰山之巅最令人赞叹的景致。接着,“对松真绝奇”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松山的独特魅力和非凡之处的感慨。
“古心谁得貌,变态不容思。”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松树比作拥有古老心灵的生物,其形态变化万千,让人难以揣摩。这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形态多样,也暗示了对松山自然景观的复杂多变。
“万嶂惟全碧,四时无改枝。”描述了对松山四季常绿、生机盎然的景象。无论春夏秋冬,山峦始终一片翠绿,松枝不改其态,展现出大自然的永恒生命力。
最后,“依稀佺羡辈,倚树斸灵芝。”这一句通过想象仙人或隐士在松树下寻找灵芝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对松山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氛围。整个画面仿佛充满了仙气,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对松山独特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超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丹青阁
杰阁跨虚壑,危栏转层峰。
城郭丽朝晖,山水涵秋容。
幽寻适暇日,况有佳客从。
微官厌趋走,野性便疏慵。
少摅泉石愿,一洗尘埃胸。
却上陆羽亭,褰裳踏风松。
东轩俯乔木,高花烂芙蓉。
感此节物换,愧尔樵渔踪。
清谈且萧散,酌饮亦时供。
兴阑勿遽叹,胜游当复重。
送陈天与知徽州
台阁英名二十年,卜居那得便林泉。
履声旧振星辰上,谏墨犹存雨露边。
欲考治功三府近,且施惠政一州先。
黄山看尽须黄阁,六月天池更著鞭。
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大悲观音栴檀像》【宋·释遵式】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获无畏。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从闻解脱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咒形。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罐及杨枝。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三宝神咒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5767c6864f55ca8303.html
偈六十三首·其十二
熙熙风景不相饶,免见丹霞把佛烧。
莫谓开炉无一事,汾阳扇子手中摇。
祖师密旨,杳绝纤埃。应用无私,匪亏时节。
寒时寒,热时热。木佛放光明,院主生忻悦。
绢扇足风凉,衲僧摇不彻。
分明漏泄天机,底事因何不瞥。
若也玄关拨转,自然心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远事,岂从葱岭带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