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遨游(áo yóu)的意思:自由自在地游弋,指自由地行走或旅行。
报效(bào xiào)的意思:为国家、社会或他人做出贡献,以回报恩情或报答。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冲冠(chōng guān)的意思:指愤怒或激动到极点。
出细(chū xì)的意思:指人的思维细腻、观察敏锐,能够从细微之处察觉到问题或情况。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飞鞚(fēi kòng)的意思:形容物体高高飞起,像鸟儿一样翱翔。
锋端(fēng d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顶尖或最高峰的部分。
复刊(fù kān)的意思:恢复刊登,重新发行
归明(guī míng)的意思:回到明亮的环境下,形容摆脱困境或回到正常状态。
汗马(hàn mǎ)的意思:指辛勤劳动,尽心尽力。
河干(hé gàn)的意思:河干是指河流的两岸,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之间的间隔或界限。
胡地(hú dì)的意思:指无章法、无次序、杂乱无章的样子。
荆山(jīng shān)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峰或山岭。
捐躯(juān qū)的意思:为了正义、国家或他人的利益而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楼兰(lóu lán)的意思:指远古西域的一个古代国家,也用来比喻遗迹、遗址等。
明天(míng tiān)的意思:指明天,也指未来的日子。
然石(rán shí)的意思:指事情发展的趋势如同石头滚下山坡一样,不可逆转。
然诺(rán nuò)的意思:诺言必定会兑现。
日没(rì méi)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的时候。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随珠(suí zhū)的意思:指随着珠子的动作而移动,形容跟随别人行动或言语。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乌丸(wū wán)的意思:指黑色的珠子,比喻死亡、消亡或者黑暗无望的状态。
细柳(xì liǔ)的意思:形容女子柔美婉转,如柳枝一般纤细婀娜。
小月(xiǎo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初生时的样子,也比喻事物初生或刚开始的状态。
雄名(xióng míng)的意思:雄名指的是威名显赫、声誉卓著的名声。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要功(yāo gōng)的意思:指自己要求太高,不容忍别人稍有瑕疵的行为。
饮羽(yǐn yǔ)的意思:指饮酒过量,喝得醉醺醺的样子。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珠丸(zhū wán)的意思:形容非常宝贵、珍贵,也可用来形容非常完美、无瑕疵。
转战(zhuǎn zhàn)的意思:转战指的是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战斗或行动,也可以表示频繁地转换战场或领域。
壮气(zhuàng qì)的意思:指人的气概豪壮,意志坚强,不畏艰难困苦。
自许(zì xǔ)的意思:自我夸耀,自我吹嘘
发冲冠(fā chōng guān)的意思:指愤怒到极点,发怒得连帽子都要冲飞。
燕然石(yàn rán shí)的意思:燕然石是指燕山上的一块石头,比喻人的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 鉴赏
这首《白马篇》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徐悱的代表作之一,以“白马”为题,描绘了一位英勇少年从军征战的故事。
诗中开篇即以“妍蹄饰镂鞍,飞鞚度河干”描绘出少年英姿飒爽,驾驭骏马飞驰过河的情景,展现其豪迈之气。接着,“少年本上郡,遨游入露寒”,点明少年出身于北方边疆之地,早年便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为后文的征战埋下伏笔。
“剑琢荆山玉,弹把随珠丸”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赞美少年武艺高强,如同精雕细琢的宝剑与珍贵的珍珠制成的弹丸,暗示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猛无畏的精神。
“闻有边烽息,飞候至长安”描述了少年得知边境安宁的消息,立即前往京城,准备接受新的使命,展现了他忠心耿耿、随时待命的高尚品质。
“然诺窃自许,捐躯谅不难”则表达了少年对自己誓言的坚定信念,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
“占兵出细柳,转战向楼兰”描绘了少年率领军队出征,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抵达遥远的楼兰地区,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雄名盛李霍,壮气能彭韩”将少年的威名与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李广、霍去病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英雄形象和赫赫战功。
“能令石饮羽,复使发冲冠”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少年的箭术高超,连石头都能被箭矢穿透,甚至让敌人惊恐到头发竖立,进一步凸显其武艺之精湛。
“要功非汗马,报效乃锋端”指出少年的功勋并非仅凭骑马冲锋获得,而是通过智谋和勇气,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来实现的。
“日没塞云起,风悲胡地寒”描绘了征战归来时的景象,夕阳西下,边塞云起,寒风凛冽,渲染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氛围。
“西征馘小月,北去脑乌丸”描述了少年在西征中斩杀敌军将领,北上时又击溃乌丸部落,展现了其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
“报归明天子,燕然石复刊”最后点明少年完成任务后,回到京城,向天子报告战功,并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象征着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英勇少年从军征战的描绘,展现了其忠诚、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