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首·其二》
《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法真   形式: 偈颂

欲明向上事,须具顶门眼。

若具顶门眼,始契出家心。

既契出家心,常具顶门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顶门(dǐng mén)的意思:用头顶或撞击门来表达强烈的愤怒或抗争的情绪。

上事(shàng shì)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理事情的能力和智慧。

向上(xiàng shàng)的意思:朝着高处或更好的方向发展或前进。

顶门眼(dǐng mén yǎn)的意思:指把事情的关键、要点把握住。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法真的《偈二首》之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修行中的重要观念。

“欲明向上事,须具顶门眼。” 这两句诗强调了洞察力的重要性。在佛教中,“顶门眼”象征着智慧和洞察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理解佛法的深意。只有具备这样的智慧,才能明白佛教所追求的“向上事”,即超越世俗、追求解脱的道路。

“若具顶门眼,始契出家心。”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这种深刻的洞察力时,他才能真正理解并认同出家人的生活和修行目标。出家不仅是放弃尘世的物质生活,更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觉悟。

“既契出家心,常具顶门眼。” 最后两句总结了整个过程。一旦一个人理解并认同了出家的心志,他就应该持续保持这种洞察力,不断地深入修行,以实现最终的精神解脱。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体现了佛教中对智慧和修行的重视,以及对出家生活本质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法真
朝代:宋

释法真,南唐李主之裔。住兴教寺,迁荐福寺、庆元府芦山寺,称无相法真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光孝慧兰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寄延绥参戎曹少卿十六韵

豪俊当亨泰,云途早著鞭。

文章期显后,星凤睹争先。

卿秩超迁美,戎权委任专。

嘉谋应出众,伟绩贵无前。

定许忠输国,宁论雪上颠。

种公同妙算,范老共高鶱。

有志平沙漠,无心望酒泉。

三军威自振,千里寨相连。

骁骑时分阵,精兵每控弦。

旌旗铺远塞,笳鼓拥中坚。

帝顾忧全释,天骄慑自旋。

横行闲将略,直上息狼烟。

汉道宜臻盛,兵尘不近边。

秋防严据险,生计课屯田。

障夏规千载,安疆策万全。

中兴推独步,歌颂寄长笺。

(0)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秋怀

自怜诗酒半生耽,痛饮狂吟老尚堪。

知己更谁如鲍叔,怀人惟我似羊昙。

菱花羞向灯前照,菊蕊慵将客里簪。

强欲登高望丘垄,白云迢递隔天南。

(0)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七秋声

只讶潮音海上来,那知风雨在高槐。

号呼奋发悲兼怒,曲调低昂去复回。

岂待胡笳清泪落,宁须画角壮心摧。

北窗况有翛翛竹,一夜听残白发催。

(0)

寄高道士

髭须长黑鬓长青,椿比年龄鹤比形。

爇尽名香朝碧落,坐穿孤榻鍊黄宁。

松高却碍秋看月,草软偏宜夜礼星。

难挹风标徒怅望,海天空阔雁冥冥。

(0)

送人还南康

梧桐叶落火西流,楚客惊时问故丘。

百亩腴田环旧宅,几人白发在沧洲。

二贤祠下蝉声晚,五老峰前雁影秋。

见说匡庐多胜处,何因来共赤松游。

(0)

寄刘贡士孟恂二首·其一

河桥雨过柳条新,野岸冰消草色匀。

几处秦楼春自好,一瓢颜巷客长贫。

流年不用悲明镜,高谊惟应愧故人。

翘首石潭潭上路,东风那得有车尘。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