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薄(báo báo)的意思:形容物体薄而轻。
参差(cēn cī)的意思:形容不齐整、不齐全的样子。
初阳(chū yáng)的意思: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兼金(jiān j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宝贵的品质或才能。
金黄(jīn huáng)的意思:指颜色像黄金一样明亮而美丽。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如旧(rú ji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韶华(sháo huá)的意思:韶华指的是美好的年华或者青春时光。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再见(zài jiàn)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告别,表示再次见面的希望。
仲夏(zhòng xià)的意思:仲夏指的是夏季的中间时期,也可以引申为事物发展的高峰期。
灼烁(zhuó shuò)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也指才华出众、光彩照人。
- 鉴赏
这首宋朝韦骧所作的《五月三日见萱草一枝》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萱草的生长景象。开篇“薄薄初阳晓雾披”,轻描淡写地勾勒出清晨薄雾中初升阳光的柔和与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庭萱再见似相知”一句,将萱草拟人化,仿佛萱草再次出现便与诗人有了默契,表达了诗人对萱草的亲近感和喜爱之情。
“月临仲夏才三日,风折今年第一枝”两句,巧妙地将时间与自然现象结合,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通过“风折”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萱草在初夏的生长状态,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界的无常。
下半部分“蘤剪兼金黄灼烁,干瑳圆玉碧参差”描绘了萱草的花朵与茎干的形态,金色的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绿色的茎干则呈现出圆润的碧色,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展现出萱草的美丽与生机。
最后,“韶华来岁应如旧,知在何州记此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期待。虽然岁月更迭,但希望来年萱草依旧能如今年这般美丽,而自己也能记住这一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的细致观察与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恒久不变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斗百花·其二汶妓褚延娘
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不语凝情,教人唤得回头,斜盼未知何意。
百态生珠翠。低问石上,凿井何由及底。
微向耳边,同心有缘千里。
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一语系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