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插花(chā huā)的意思:比喻在已有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装饰或修饰。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画堂(huà táng)的意思:指以世俗的眼光看待婚姻,将婚姻视为一种交易或权谋的观念。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京城(jīng chéng)的意思:指北京,中国的首都。
麟凤(lín fèng)的意思:麟凤是指传说中的神兽“麟”和“凤”,用来形容极为美好、稀有的事物或人才。
秋榜(qiū bǎ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也比喻人才的选拔或评比。
人马(rén mǎ)的意思:指人和马,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敏捷。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网罗(wǎng luó)的意思:指广泛搜集、聚集、收集。
下联(xià lián)的意思:下联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对上联的回答或应答。它通常用于对上联的补充、对立或对比,以形成一对完整的词语。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折桂(zhé guì)的意思:指在竞赛或比赛中获得冠军,也泛指取得第一名或最高荣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科举考试后的场景,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首句“京城人马簇如烟”,以烟喻人,形象地展现了京城中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潮汹涌,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接下来,“秋榜何人看独先”则将视角转向对科举结果的期待与关注,暗含着对独占鳌头者的敬仰与羡慕。
“折桂也应怀此日”一句,借“折桂”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努力与成就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许。“插花那复似当年”则通过对比,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往昔辉煌不再的无奈与感伤。
“网罗麟凤东南尽,坐应奎星上下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才比作麟凤,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与对人才分布不均的现实的感叹。同时,也体现了对人才聚集之地的重视,以及对人才在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期待。
最后,“记得画堂东畔席,和家衣钵定谁传”两句,将话题引向家族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传统教育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家族文化传承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社会对人才的重视,还蕴含了对个人成长、家族传承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义塾诸公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