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明 道 者 宋 /陈 允 平 三 衣 终 日 护 ,白 社 踵 东 林 。净 业 心 无 住 ,清 斋 力 不 禁 。莲 香 秋 观 静 ,松 吹 石 桥 阴 。见 说 溪 南 虎 ,时 来 听 梵 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三衣(sān yī)的意思:指一人身上穿的衣服已经三层叠加,形容极度贫困。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松吹(sōng chuī)的意思:指能力不足,没有实际作用或没有价值。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业心(yè xīn)的意思:专心致志,全心全意投入某项事业或工作。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注释
- 三衣:佛教僧侣的法衣。
白社:指佛教寺庙或僧侣聚集的地方。
东林:指东林寺,一处著名的佛教禅林。
净业:清净的修行事业。
清斋:严格的素食和禁欲。
莲香:莲花的香气,象征纯洁。
松吹:松树间的风声。
梵音:佛教诵经的声音。
- 翻译
- 整天穿着三件僧衣,守护着东林白社的修行生活。
心中专注于清净的修行,即使斋戒严苛也无法阻挡内心的坚定。
秋天的莲花香气在静谧的观中飘荡,松风吹过石桥下的阴凉处。
听说溪水南边有老虎,我时常来这里聆听佛经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赠予一位名叫明道者的僧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僧侣生活的赞赏。诗中描绘了明道者终日穿着简朴的三衣,专注于修行,居住在东林寺那样的清净之地。他内心纯净,不为世俗所扰,即使是斋戒期间也能保持坚定的修行。秋天的莲花香气与山间的松风吹过石桥,营造出宁静的禅修环境。诗人还提及听说溪南有虎,它们也会被明道者的梵音吸引,前来聆听,增添了神秘而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修行场景,展现了僧侣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禅修的敬意和对明道者修行境界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申屠御史
御史帝耳目,监察沿隋唐。
台阁迥清风,笔简凌秋霜。
澄清一揽辔,驱狸走豺狼。
贤哉故安侯,廉介尤刚方。
闭门杜私谒,上殿肃朝纲。
今侯有祖风,学术尤章章。
出拥簿书尘,入薰书传香。
胸襟汉石渠,人物鲁灵光。
终然百鸷鹗,不及一鸾凰。
奉国信孜孜,问涂何皇皇。
往岁金陵辙,前年古浙航。
鸣犊有馀哀,河水空洋洋。
行役山川苦,归兴桑麻长。
广陵挹雄胜,平山吊凄凉。
瘦马乏刍枥,寒妾无帛囊。
家瘠道愈肥,躬瘁名逾芳。
昔在东都季,憸佞沉忠良。
知几独子龙,绝迹栖梁砀。
瞻乌止谁屋,亦复可怜伤。
《寄申屠御史》【宋·陆文圭】御史帝耳目,监察沿隋唐。台阁迥清风,笔简凌秋霜。澄清一揽辔,驱狸走豺狼。贤哉故安侯,廉介尤刚方。闭门杜私谒,上殿肃朝纲。今侯有祖风,学术尤章章。出拥簿书尘,入薰书传香。胸襟汉石渠,人物鲁灵光。终然百鸷鹗,不及一鸾凰。奉国信孜孜,问涂何皇皇。往岁金陵辙,前年古浙航。鸣犊有馀哀,河水空洋洋。行役山川苦,归兴桑麻长。广陵挹雄胜,平山吊凄凉。瘦马乏刍枥,寒妾无帛囊。家瘠道愈肥,躬瘁名逾芳。昔在东都季,憸佞沉忠良。知几独子龙,绝迹栖梁砀。瞻乌止谁屋,亦复可怜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467c681bfca3f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