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当路(dāng lù)的意思:指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及时应对,不退缩或回避。
鸡啼(jī tí)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声传遍大地,象征新的一天开始。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礼成(lǐ chéng)的意思:指礼节完备,仪式完成。
连日(lián rì)的意思:连续的几天或多天
陵庙(líng miào)的意思:指帝王陵墓或祠庙,也用来比喻官员的职位或权势。
暖风(nuǎn fēng)的意思:指和煦的春风,比喻温暖人心的言行。
杏饧(xì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谈举止甜蜜可人。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游尘(yóu chén)的意思:指人在尘土中行走,形容行动频繁、奔波劳累。
榆火(yú huǒ)的意思:指虚有其表,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奏御(zòu yù)的意思:指奏章上报给皇帝的奏文和由皇帝下发的谕旨。
-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清明陪祀西陵二首(其一)》描绘了春天温暖和煦的景象,以及雨后清新宜人的感受。首句“暖风连日涨游尘”写出了春风拂面,尘土微扬的季节特点,而“好雨东来足慰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及时春雨的喜爱,认为这场雨带来了滋润和安慰。
接下来,“湿翠倚空山尽出”描绘了雨水过后,山色翠绿,生机盎然,满眼皆是新绿。“淡黄当路柳初匀”则转向了道路两旁,嫩柳被雨水洗得颜色均匀,透出淡淡的黄色,显得格外清新。
“鸡啼县郭才经午,马踏川原正及春”通过鸡鸣报时和马蹄声,展现了乡村与田野间春意正浓的动态画面,时间刚过中午,正是春耕的好时节。
最后两句“陵庙礼成归奏御,杏饧榆火一番新”,点明了诗人参与祭祀活动后,带着新鲜的杏仁糖和榆木火种归来,寓意着仪式的庄重和春天带来的新生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活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皇室的忠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
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门。
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不妨公事资高卧,无限诗情要细论。
若访郡人徐孺子,应须骑马到沙村。
登灵山水阁贻钓者
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
未胜渔父闲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纵有风波犹得睡,总无蓑笠始为贫。
瓦瓶盛酒瓷瓯酌,荻浦芦湾是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