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芦苇的律动预示着寒冬的到来,水中浮萍和藻类摆设供奉祭祀。
黄色的大钟已经陈列,象征着光明的蜡烛闪闪发光,红色的谷粒满盈,预示着丰收之年。
- 注释
- 葭律:芦苇的律动,指季节更替。
肇启:开始。
隆冬:寒冬。
蘋藻:水中植物,用于祭祀。
攸陈:陈列,准备。
飨祭:祭祀仪式。
黄钟:古代乐器,象征重要节日。
玉烛:蜡烛,象征光明。
红粒:成熟的谷粒,代表丰收。
方殷:正丰富,满盈。
稔岁:丰收之年。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古代皇家的奢华与庄重。"葭律肇启隆冬"中的“葭”指的是一种香草,用以比喻祭品的芬芳;“蘋藻攸陈飨祭”则形象地表达了祭祀场景中供品的丰富与祭坛的庄严。"黄钟既陈玉烛"中的“黄钟”指的是古代的乐器,而“玉烛”则是用玉石制成的灯笼,显示出当时宫廷文化之精致;"红粒方殷稔岁"中的“红粒”可能是指祭祀中使用的红色果实或其他供品,整体表达了丰收与喜庆的气氛。
从这短短四句诗中,可以感受到武则天试图通过这种庄重而隆重的仪式来强化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和权威。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皇帝的期待,以及她们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多方位角色的展现。
总体来说,此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奢侈,还透露出时代背景下的权力斗争和文化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婆罗门引.六月既望,水西小榭纳凉,忆己亥是夕龙树寺旧游。用梦窗韵
纱巾倦整,绕池风起叠奁冰。泠泠雨度高城。
帘卷天东娥镜,娟夕素妆成。
奈临醒玉艳,尚妒閒情。南楼翠层。记被酒、踏莎行。
未了琴尊短梦,惊散笳声。
鸥边社凉,又拖逗、秋心生半庭。芳卷墨、自展罗屏。
齐天乐·其一苍虬赴天津,寄示渡海四十韵,倚歌赋答
麻鞋一著无归意,沧溟纵心孤往。
尽室装寒,循涯客返,离恨秋潮同长。行吟肮脏。
要留命桑田,故躔回向。
自理哀弦,北征谁省杜陵唱。
回风独树渐晚,去舷攀未得,歧路惆怅。
鼓角中原,烟波大泽,何地堪盟息壤。孤光近傍。
胜愁卧荒江,白头吟望。梦款音书,度楼南雁响。
阳春曲
去年愁,今年事,依旧望春凄绝。
帘户好东风,黄昏近、燕子归傍画梁说。放镫时节。
惊故国、堕梅如雪。
才信粉坼红黏醉,醒中易成消歇。
倦游宴东园、湔裙路。谁误约、书花写叶。
而今歌尘绿遍,溅回波、卷泪双叠。新声但有暮鴂。
更恼乱、玉龙吹彻。看门外、逝水漂花去,江南梦阔。
念奴娇·其二谢人惠竹榻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
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
象齿为材,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
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翛然成梦,梦与秋相遇。
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
蕉叶窗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
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寿金岂凡相国七十
雒社耆英,高会处、门前双戟。
风景好、沙堤花柳,锦堂琴瑟。
北叟南翁须健在,东封西禅何时毕。
羡苍生、济了衮衣归,神仙客。法酝美,雕薪炙。
灯火照,笙歌席。正珠楼雪满,早梅消息。
矍铄青山霜镫马,欢娱红粉春泥屐。
愿百年、父老进霞觞,升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