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夕鼎仪池上》
《秋夕鼎仪池上》全文
明 / 张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醉起北林夕,重过即旧游

浅波双鹭宿,深竹数萤流。

袅袅风烟暮,娟娟月露秋。

病怀宜此景,消得故人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林(běi lín)的意思:北方的森林,比喻荒僻遥远的地方。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消得(xiāo de)的意思:指消除、解决问题或难题。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傍晚在鼎仪池畔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句“醉起北林夕”,以“醉起”二字开篇,仿佛诗人从某种沉醉中醒来,步入北林,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重过即旧游”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情感的深厚,每一次回访都如同重逢老友,充满了温暖与亲切。

“浅波双鹭宿,深竹数萤流。”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池塘边的景象。浅浅的水面映衬着两只白鹭栖息的身影,宁静而和谐;而深邃的竹林间,几只萤火虫轻盈地穿梭,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袅袅风烟暮,娟娟月露秋。”随着夜色渐浓,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凉意,烟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月光洒落,露珠闪烁,秋意渐浓,这一幕幕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触动了诗人的情感深处。这里的“袅袅”和“娟娟”分别形容了风烟与月露的轻柔与清丽,细腻地表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美感。

最后,“病怀宜此景,消得故人留。”诗人感慨自己因病而心绪不宁,但面对这样的美景,却能暂时忘却病痛,感到心灵得到了慰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能够留住那些曾经陪伴自己的朋友,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繁忙与病痛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张泰
朝代:明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猜你喜欢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其五

老树半藤萝,野色入窗户。

空明浮屋梁,萧爽发幽趣。

晚凉进微风,平江泻烟露。

露久山月来,蝉声发高树。

(0)

挽都梁太守洪季辅寺丞

鼓吹舟归日,军门巷哭时。

身抛淮郡印,事入岘山碑。

敌在家何用,城危孰与持。

墓门今已闭,千载使人悲。

(0)

送退斋先生归武夷·其二

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

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独学无师友,前儒议温公。

准绳规矩内,安得鞭霆风。

(0)

杂述·其六

坦腹东床佳婿,企脚北窗真人。

谈笑眼前事业,风流膜外精神。

(0)

杂述·其三

坏事曾闻嗔怪鬼,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对策刘蕡恐是风。

(0)

题所寓壁

鹿群上遥岑,云影抵苍壁。

无客来敲门,倚松读周易。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