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口号十八首·其十六》全文
- 注释
- 旧日:过去。
都城:古代的首都。
饫子鱼:形容食物丰富,常指鱼肉充足。
茅庐:简陋的房屋,此处借指普通人家。
果然:确实如此。
额上:额头。
通三印:额头上有三个印记,象征身份或地位。
侯门:贵族或显赫人家。
鲤书:古时指贵人家子弟的入学通知书,此处暗指富贵人家的邀请。
- 翻译
- 昔日繁华都城中,寻常人家饱食鱼
如今一鳞半片也难觅,再无豪门之家馈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南坡口号十八首(其十六)》,主要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旧日都城饫子鱼"描绘了昔日都城中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饫子鱼"象征着丰富的物质享受。然而,"一鳞今不到茅庐"暗示了如今这种富裕已经远离普通百姓,连鱼这样的寻常美食也难得品尝。
接下来两句"果然额上通三印,尽去侯门代鲤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额上通三印"暗指权贵子弟凭借家族地位轻易获取功名,而"尽去侯门代鲤书"则讽刺了这些人的成功并非靠才学,而是凭借门第。"鲤书"原指科举考试中的录取通知书,这里则暗示了特权代替了公平竞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和贫富悬殊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八虎跑泉
虎跑本何为,彼将对以臆。
有如大丈夫,卓尔抱刚直。
盗泉既不饮,谮人亦不食。
山中小禽兽,何足劳捉搦。
勇气无所泄,爪地成遗迹。
地神嘉乃诚,水源如开辟。
寻常窃六畜,夜傍人墙壁。
是与豺狼同,闻此宜惭色。
祝英台近.次筼房韵
采芳苹,萦去橹。归步翠微雨。
柳色如波,萦恨满烟浦。
东君若是多情,未应花老,心已在、绿成阴处。
困无语。柔被褰损梨云,间修牡丹谱。
妒粉争香,双燕为谁舞。
年年红紫如尘,五桥流水,知送了、几番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