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坡口号十八首·其十六》
《南坡口号十八首·其十六》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果然(guǒ rán)的意思:果真如此,正如所料

侯门(hóu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显贵人家的门第。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鲤书(lǐ shū)的意思:形容文字清晰、工整,如同鲤鱼的鳞片一样整齐。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上通(shàng tōng)的意思:指通达上下,沟通联系。

一鳞(yī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极小部分或细微的迹象。

子鱼(zǐ yú)的意思:形容人年幼或经验不足。

注释
旧日:过去。
都城:古代的首都。
饫子鱼:形容食物丰富,常指鱼肉充足。
茅庐:简陋的房屋,此处借指普通人家。
果然:确实如此。
额上:额头。
通三印:额头上有三个印记,象征身份或地位。
侯门:贵族或显赫人家。
鲤书:古时指贵人家子弟的入学通知书,此处暗指富贵人家的邀请。
翻译
昔日繁华都城中,寻常人家饱食鱼
如今一鳞半片也难觅,再无豪门之家馈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南坡口号十八首(其十六)》,主要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旧日都城饫子鱼"描绘了昔日都城中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饫子鱼"象征着丰富的物质享受。然而,"一鳞今不到茅庐"暗示了如今这种富裕已经远离普通百姓,连鱼这样的寻常美食也难得品尝。

接下来两句"果然额上通三印,尽去侯门代鲤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额上通三印"暗指权贵子弟凭借家族地位轻易获取功名,而"尽去侯门代鲤书"则讽刺了这些人的成功并非靠才学,而是凭借门第。"鲤书"原指科举考试中的录取通知书,这里则暗示了特权代替了公平竞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和贫富悬殊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观雁湖经行留题

溪作玉膏色,洞如天琢成。

倩谁呼白鹿,将我上瑶京。

(0)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其八虎跑泉

虎跑本何为,彼将对以臆。

有如大丈夫,卓尔抱刚直。

盗泉既不饮,谮人亦不食。

山中小禽兽,何足劳捉搦。

勇气无所泄,爪地成遗迹。

地神嘉乃诚,水源如开辟。

寻常窃六畜,夜傍人墙壁。

是与豺狼同,闻此宜惭色。

(0)

答丘寺丞示月蚀诗

一夜吟公月蚀诗,睡魔惊走醉魂飞。

如将混沌重区别,要使君臣有等威。

天道至高全指掌,古人虽死合知非。

相思无计能相见,何日轩车向北归。

(0)

回胡舜元赋稿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0)

祝英台近.次筼房韵

采芳苹,萦去橹。归步翠微雨。

柳色如波,萦恨满烟浦。

东君若是多情,未应花老,心已在、绿成阴处。

困无语。柔被褰损梨云,间修牡丹谱。

妒粉争香,双燕为谁舞。

年年红紫如尘,五桥流水,知送了、几番愁去。

(0)

磁钓翁

尺巘方壶小,泓泉渤海深。

陶公慈母手,抔土故人心。

蓑笠不愁敝,鲦鲿何处寻。

虚堂值萧瑟,犹苦百虫吟。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