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眠常废昼,如醉暗销春。
面改翻疑镜,衣宽似借人。
这首明代诗人王醇的《病》诗,以病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世界的转变。首句“筇影虽离户”,通过描绘病者倚杖而坐,身影远离门户,暗示了身体的不适和行动的不便。接着,“无能落近邻”进一步强调了与外界的隔阂,病痛使得诗人无法轻易与他人交往。
“多眠常废昼,如醉暗销春”两句,写病者因病态的嗜睡而忽视了白天的时光,仿佛在昏沉中度过整个春天,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运用“如醉”一词,形象地刻画出病痛带来的恍惚状态。
“面改翻疑镜,衣宽似借人”两句,通过描绘病者的面容变化和衣物宽松,细腻地刻画出病痛对身体外貌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变化。诗人仿佛在镜中看到自己憔悴的容颜,衣裳宽大如同借自他人,暗示了病痛带来的形体消瘦。
最后两句“未从空际得,莫叹有兹身”,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从病痛中解脱,即使身处空灵之境,也无法摆脱病痛的困扰,只能自我安慰,不必过于哀叹自身的困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病者内心的苦闷与坚韧。
入春五日雨一霁,谢公挟客来江楼。
隔窗屴崱笑招手,舵尾所向风飕飕。
万松俯仰入云海,涧底一白潜蛟虬。
笕泉旱枯汲爨断,径竹雪压刍荛收。
山斋悬榻未半载,那更陈迹平生游?
当时岩干恣搜采,精舍坐辟匡庐秋。
经师醰醰都讲粹,高足森立骞骅骝。
过江别意满青眼,白日倏远晨星流。
黄生足趼四海半,穷冬襆被危滩舟。
寻师千里践一诺,此谊岂可今人求?
山中忍寒对听水,颇亦爱我林岩幽。
虚楼信宿闭阴晦,饱饭卧看浮云浮。
衡山默祷昔有验,无诚可感宁人尤?
他年恐复累相忆,行矣桑下休淹留。
《正月雨后谢丈偕清江黄星石介来过因游石鼓星石为丈鹿洞高弟时省师将归》【清·陈宝琛】入春五日雨一霁,谢公挟客来江楼。隔窗屴崱笑招手,舵尾所向风飕飕。万松俯仰入云海,涧底一白潜蛟虬。笕泉旱枯汲爨断,径竹雪压刍荛收。山斋悬榻未半载,那更陈迹平生游?当时岩干恣搜采,精舍坐辟匡庐秋。经师醰醰都讲粹,高足森立骞骅骝。过江别意满青眼,白日倏远晨星流。黄生足趼四海半,穷冬襆被危滩舟。寻师千里践一诺,此谊岂可今人求?山中忍寒对听水,颇亦爱我林岩幽。虚楼信宿闭阴晦,饱饭卧看浮云浮。衡山默祷昔有验,无诚可感宁人尤?他年恐复累相忆,行矣桑下休淹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567c6a1a7875a0926.html